share_log

上市34天,雷军公布成绩单:小米SU7锁单量达88063台!直言销量达三、四十万才会盈利【附小米造车业务分析】

5月1日,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发微博称,向大家汇报好消息,截止4月30日24时,小米SU7的4月交付量达7058台。雷军表示:“这是发布后首月交付的成绩,我们真正做到“上市即交付,交付即上量”。同时,累计锁单量也达到惊人的 88063台。我们正全力扩充产能、加速交付,确保完成今年交付10万台的任务!”

小米汽车官方数据显示,小米SU7的锁单用户群体中,女性购车者占比达28%,BBA车主占比29%,苹果用户占比达52.5%。可见小米汽车在女性市场中的强大吸引力,以及高端市场同样具有竞争力。

面对交付量的快速增长,雷军表示,当前的主要挑战在于产能的扩充。有消息显示,官方日均产能已经增加到400辆以上,全年产能预计将达到12万辆。

雷军称全球纯电车型,除了特斯拉,大家都在亏钱,亏得离谱的卖一辆车要亏十几万元,小米SU7亏得中等偏少。他透露,小米SU7的毛利率预计在5%-10%之间,这是基于对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成本的深入分析和控制所得出的结果。

雷军称,根据目前的市场反响和预测,小米SU7的年销量达到三、四十万辆时才实现盈利。

雷军表示,小米SU7比自己想象的要成功三至五倍。小米SU73月28日正式上市,作为小米造车三年来的第一份答卷,其成功不仅是对小米汽车团队辛勤努力的肯定,也是对小米模式、方法论和文化价值观的成功验证。

谈及小米SU7成功的战略意义,雷军认为,小米SU7使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实现了闭环,同时在产品审美和女性市场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更重要的是,小米SU7的成功证明了小米的组织能力和执行力。

回看小米造车之路:

2021年,小米宣布造车

2021年3月30日,小米集团发布公告,宣布拟成立一家公司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至此,小米造车计划尘埃落定。

电池领域投资包含多个业内巨头

小米在新能源电池领域的投资布局呈现出稳健而深远的策略。自2017年起,首次对新能源电池领域进行投资。随后,在2018年,小米增加了对珠海冠宇的投资,进一步巩固了在电池领域的地位。到了2020年,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携手红杉资本,共同投资了中航锂电。

特别是2021年,随着小米正式宣布进军汽车制造业,其在新能源电池领域的投资步伐明显加快。在这一年里,小米不仅参与了赣锋锂电的融资项目,还投资了蜂巢能源。这一系列动作显示了小米对新能源汽车电池领域的重视和投入。

综合来看,小米在电池领域的投资目标涵盖了新能源电池领域的多个行业巨头。这种投资策略不仅为小米带来了可观的投资收益,同时也稳固了其在造车过程中的核心供应链。

小米汽车五大核心技术布局

除了通过投资参股布局产业链相关环节,小米聚焦电机、电池、大压铸、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五大汽车核心环节,进行技术攻坚,打造汽车产品核心竞争力。具体来看,在电机环节,小米与汇川科技、联合汽车电子合作研发的超级电机V6、V6s在转速、功率密度方面赶超保时捷、特斯拉,而由小米自主研发生产的V8s转速达27200 rpm,实现电机功率密度10.14kw/kg,预计2025年上车;在电池环节,小米以提升体积化率为发力点,自研CTB一体化电池技术和行业首创的电芯倒置技术,提高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达77.8%;在大压铸环节,小米自主定设计9100吨一体化大压铸设备集群系统,并完成了大压铸全套流程及标准自研,同时自研出高强高韧免热处理环保压铸材料“泰坦合金”,成为国内唯一拥有可量产自研大压铸材料的汽车厂商;在智能驾驶环节,小米全栈自研智能驾驶技术,通过自适应变焦BEV技术、道路大模型、超分辨率占用网络技术3项技术,分别提高了感知和识别技术,目前智能驾驶专属团队规模超过1000人;在智能座舱环节,小米基于小米澎湃OS,打造人车家全生态打造闭环。

东方证券对小米的造车持积极预期,认为小米在品牌、生态、智能驾驶布局、以及销售渠道等多个方面具备显著的竞争优势。小米品牌强大的引流能力、坚实的渠道基础以及独特的“人-车-家生态化”战略,为小米汽车的销量前景增添了期待。如果小米汽车能持续放量,预计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也将因此受益,其盈利能力有望实现提升。

中信证券的研报同样对小米在智能汽车市场的发展持乐观态度。报告指出,小米在供应链、用户、生态、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将帮助其在竞争激烈的智能汽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中信证券预计,小米有望比其他造车新势力更快实现年销10万辆且毛利转正的目标,这将进一步打开其显著的增量估值空间。此外,中信证券持续看好小米智能汽车的成功推出和快速增长,并预期这一新领域将为小米带来新的增长曲线和估值提升,尤其是在手机、汽车、智能家居等业务完全打通后,小米将展现出更为强大的融会贯通的价值。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网联汽车(ICV)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