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茅台背后“神秘机构”,真要“跑”了!

wallstreetcn ·  Apr 30 00:14

来时低调,去时无痕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是徐志摩笔下脍炙人口的“康桥”,也是贵州茅台背后的神秘机构。

业内曾惊羡于它们的横空出世,以及百亿级的资金实力。

但如今却要惊讶于它们离去的决绝和对曾经巨额浮盈的毫不留恋。

它们曾经是私募界最大的身份之谜之一。

转眼间,这个谜团就要消散在“浓雾”中了。

百亿“身家”不知“来路”

规模巨大的私募机构,在市场内就和文物古董一般,“来路清晰,流传有序”。

能像茅台背后的那两家股票私募那样,如此低调、神秘、资金实力且外界不知其底细的,真的是凤毛麟角。

它们常年“驻扎”且“仅驻扎”于贵州茅台的十大股东名单中。哪怕它们两者都只有这一个账户且一个持股,也不妨碍它们有百亿身家。

传说它们和某投资大鳄有“匪浅”的关系,但迄今总被后者否认。

也有人认为,它们或是某公司的关联资金,亦被否认。

反正“真真假假”,不知来路。

神秘机构突然“不见”

根据贵州茅台2024年一季报,其前十大股东名单出现重要“更新”。

除了相关国资股东、外部机构、重要中央级机构依旧位列其中。批量的指数型资金开始现身,包括上证50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等。

细心的投资人会发现:多年持有茅台的两家广东私募机构不见了。

此前六年时间里,瑞丰汇邦、金汇荣盛两家股票私募一直身居茅台股东名单。

最新却退出了(下图)。

big

来无影,去无踪

说起瑞丰汇邦、金汇荣盛,他们可谓重仓茅台的实力型机构。

英雄不问出处,先看看他们的买入时点和资金实力。

big

瑞丰汇邦早在2018年四季度,就进入了茅台十大股东名单,当时一出手的资金实力就是67亿元。

当年,A股悲观情绪密布,能找到资金拿下359万股茅台股票,绝非勇敢二字能形容了。

(如上图)瑞丰汇邦之后稳步加仓,期间贵州茅台股价在2021年一季度出现高点后,旋即下跌调整,但这家私募依然追加筹码。

到了2023年9月末,瑞丰汇邦持股量达到893万股。

big

如影随形的是另一家私募金汇荣盛。

这家私募比瑞丰汇邦稍晚进到十大股东,但二者均上演了“小步快走”的加仓步伐,同样于去年三季度持仓量达到高峰。

巧合的是:虽然两家私募看不出有任何联系,但在去年四季度同时减仓茅台。

即便是减仓,二者的持仓市值在去年末仍高于百亿量级。

换言之,单只私募产品能动用百亿资金买一只股票,而且长达六年驻足,想必背后“金主”不仅实力强大,且深度信任这两家私募了。

大幅减仓还是清仓?

看完2024年贵州茅台一季报,对两家广东私募减仓,有了“肯定”的推测。

先来看2023年末,两家私募持股量分别为675万股、792万股。

据最新一季报,贵州茅台第十大股东持股量为471万股。

这意味着,截至今年一季末,两家私募持股量已经低于471万股,也就是季度环比分别减仓200万股以上。

换言之,这两家私募至少进行了大幅减仓,“退居二线”。

背景信息“平平无奇”

公开信息很难显示两家机构的“起家”背景,两者简历只能用平淡无奇来形容。

瑞丰汇邦成立于2014年,法定代表人曾于东莞证券工作,公司总经理则有着国际贸易、公务员、券商从业背景。该私募在2018末买入茅台前,在私募圈毫无名气,亦非当时的头部规模私募。

再来看金汇荣盛,成立于2015年,其法定代表人有着多家金融机构从业背景,先后任职于安徽省税务局涉外税务管理处、大鹏证券、联合证券和南方基金。另一位主要合伙人也有着类似背景,有着中保信托、长城证券、联合证券任职背景。

但两者的实力和操作显然是“深谋远虑”。

在茅台大幅上涨前已经入场,并逐步增持,却在最近开始勠力减持,每一步都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

显然,除了实力强之外,这两家机构还有自己的决策体系和“思维亮点”,只是它们低调,不愿意与外界过多交流而已。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