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智飞生物多元化背后:摆脱默沙东HPV九价代理商的光环

Guancha Syndicate ·  Apr 26 22:08

(文/王力 编辑/徐喆)4月26日,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的公示,智飞生物(300122.SZ)关联公司重庆宸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受理,适应症为体重管理。

据悉,宸安生物是一家专注于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类药物研发和生产的生物制药企业,智飞生物去年11月已与其签署股权收购意向性协议,通过收购,智飞生物将业务版图延伸至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类疾病领域,进入治疗性生物制药领域。这一布局背后也透露出智飞生物对多元化发展的渴望。

这一消息无疑给智飞生物在财报公告后持续下跌的股价带来了一丝曙光。在4月26日晚间的收盘时刻,智飞生物的股价出现了微弱的上涨,最终收盘价为34.83元/股,涨幅为1.81%。

4月23日,智飞生物财报公告显示,上年智飞生物营收达到529.2亿元,同比增长38.3%,但归母净利润仅为80.7亿元,同比仅增长7%。而今年一季度营收更是只增长仅为2%,归母净利润更是大幅下跌28.3%,系2011年以来首次一季度负增长。

增收不增利的背后是四价HPV疫苗的销售额相对有所下降,九价HPV疫苗的占比上升。然而,九价HPV作为代理疫苗其利润远远低于四价HPV疫苗。

此外,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多家公司在九价HPV疫苗研发上的积极进展,智飞生物的市场地位面临挑战。

面对这一局面,智飞生物开始寻求新的增长点。收购宸安生物是其中的重要一步,但这一领域是否能为智飞生物带来稳定的收益尚待观察。

关联公司“减肥神药”获批临床:多元拓展下也有隐忧

4月2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显示,重庆宸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宸安生物”)申报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临床试验(IND)申请获得受理,适应症为体重管理。

这一消息为二级市场持续低迷的智飞生物带来了一线希望。

公开资料显示,宸安生物是一家依托于重组蛋白技术平台的生物制药企业,专注于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类药物研发和生产。

去年11月智飞生物就收购宸安生物事项与相关方签署了《股权收购意向性协议》,彼时智飞生物表示,拟通过此次收购,将业务版图延伸覆盖至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类疾病领域,亦将由此进入治疗性生物制药领域。

这一布局背后却也是智飞生物想要多元化布局的其中一步。智飞生物一直以来以HPV疫苗代理为核心业务,代理产品比重高达98.05%,其中HPV疫苗的代理费占据了绝大部分收入。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多家公司在九价HPV疫苗研发上的积极进展,智飞生物的市场地位面临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智飞生物开始寻求新的增长点,而宸安生物就是其拓展业务版图的重要一步。

作为一直被市场公认的“减肥神药”,多家企业争相布局司美格鲁肽,当前来看,国内GLP-1药物市场的竞争已经十分激烈。司美格鲁肽作为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具有显著的减重效果,已经风靡全球。

诺和诺德作为司美格鲁肽原研药企,其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去年,公司总营收达到了344.30亿美元,同比增长36%,净利润更是高达124.05亿美元,同比增长51%,业绩斐然。

其中,司美格鲁肽产品线的表现尤为出色,为公司贡献了62.78%的营收。其三大品类——降糖注射版Ozempic、降糖口服版Rybelsus和减肥注射版Wegovy在2023年的销售额总计达到了约216.15亿美元,同比增长88.78%。

此外,今年1月,国家药监局批准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片上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这也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口服 GLP-1 受体激动剂。

根据相关市场数据,我国减重市场规模已高达200亿元。预计在2021年至2025年期间,中国减重药物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到159.9%,而在2026年至2030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则为12.4%。

硕大的市场份额下,国内方面也有多家企业争相布局,智飞生物选择在此时进入这个市场,无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目前,国内市场上,包括华东医药、复星医药、普利制药、翰宇药业在内的多家药企的司美格鲁肽产品已步入临床试验的最后阶段。此外,国内正在研发20款针对2型糖尿病的GLP-1创新药物,其中信达生物、石药集团、先为达生物、天境生物、华东医药、甘李药业、汉森制药东阳光生物和恒瑞医药均考虑将肥胖作为适应症之一。

其中,华东医药的进展尤为迅速,其子公司九源基因已向国家药监局递交了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上市申请。此外,华润双鹤也在4月15日公告中表示,公司收到了国家药监局签发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智飞生物要想脱颖而出,其前景尚不明朗。

过度依赖代理费,九价HPV疫苗竞争日趋激烈

一直以来,“默沙东HPV九价疫苗中国唯一代理商”的光环闪耀于资本市场,然而,这一标签背后的业绩隐忧正逐渐显现。

最新财报数据显示,智飞生物2023年营收虽然实现了38.3%的高速增长,达到529.2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仅增长7%,远低于2021年的百亿大关。

更为严峻的是,今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增长乏力,仅增长2%,净利润14.57亿元,同比下降28.26%,为自2017年代理默沙东HPV疫苗以来的最差表现。

在财报公布后,4月23日,智飞生物股价一度暴跌超11%。究其背后,除新冠疫苗带来的营收下滑外,投资者对公司过度依赖九价HPV疫苗代理业务的担忧是股价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财报,智飞生物代理产品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8.35%,但与此同时,公司自身的生产能力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库存疫苗高达4209.6万剂,库存压力巨大。

这种高度依赖代理的模式虽然为智飞生物带来了短期的业绩增长,但长期来看,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一方面,代理产品的毛利率要远低于自主产品。2023年,代理产品毛利率为25.68%,同比下降10.4%,而自主产品毛利率为89.38%,同比增长3.35%。这种毛利率的巨大差异意味着,公司在代理业务上的盈利能力较弱,一旦代理合同发生变化或市场出现变动,公司的业绩将受到严重影响。

另一方面,过度依赖单一产品也使公司的业务结构显得脆弱。九价HPV疫苗虽然是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疫苗之一,但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且疫苗市场的变化难以预测。一旦九价HPV疫苗市场出现下滑或替代品出现,智飞生物的业绩将面临巨大的冲击。

更为严峻的是,随着多家公司在九价HPV疫苗研发上的积极进展,未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万泰生物、沃森生物、瑞科生物等公司均已有九价HPV疫苗的研发进展,其中万泰生物已宣布其三期主临床试验结果符合预期,意味着产品即将申报上市。这些新进入者将对智飞生物的市场份额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除拓展免疫疾病赛道外,智飞生物也在积极寻找新的出路。在九价疫苗之后,去年智飞生物与葛兰素史克(GSK)签订了疫苗独家经销和联合推广协议,获得带状疱疹疫苗的独家经销权以及RSV疫苗商业化优先权。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