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光伏水利投资持续加码拉动管桩需求 三和管桩迎来发展新机遇

Securities Times ·  Apr 26 14:39

证券时报网讯,4月25日晚间,三和管桩(003037)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三和管桩聚焦主业,通过规模及品牌效应积极拓展市场,实现桩类产品销量4437.25万米,较上年同期增加15.83%;实现营业收入67.3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1.2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09.20万元。

资料显示,三和管桩是一家以桩类产品为核心,专业从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为外径300mm~1000mm,多种型号、长度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即PHC管桩)。根据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自统计以来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度,公司连续十年产量排名行业第二。

据悉,预制混凝土桩除了广泛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桥梁、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码头等建筑地基承重外,在光伏、基坑支护、地基处理、河道护理、水利等领域应用的功能性预制混凝土桩也越来越多。

2023年,光伏桩的需求快速增长,成为预制桩行业市场的发展新增长点。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216.88GW,同比增长148%,创下历史新高。光伏市场不断扩大,带动光伏工程的投资完成额持续上升,2023年1至11月,光伏工程投资完成额达3209亿元,同比增长60.5%,促进光伏桩的需求快速增长。报告期内,三和管桩凭借对光伏市场的敏锐洞察,积极把握市场机遇,使得用于光伏项目的管桩销量实现稳步增长,有效带动了整体销量的提升。2023年公司光伏用桩销量同比增幅超过20%,占桩类产品销量的比例上升近12%。随着光伏工程投资额的不断攀升,光伏类管桩的需求有望进一步增加,为公司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近年来各地对于水利工程的投资也不断加码,利好公司的管桩类产品需求。2023年5月,国务院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到2025年要建设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国家骨干网建设加快推进,省市县水网有序实施。根据水利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水利建设投资完成万亿投资规模,全年共累计实施4.10万个水利项目,其中包括新开工水利工程项目达2.79万个,总投资量提升至11996亿元,同比增长10.13%。2024年一季度,全国落实水利建设投资778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3.3%;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93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4%,为历史同期最多。水利工程的建设离不开管桩产品的支持,经过多年在水利建设领域的深耕,三和管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随着国家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和水利行业的快速发展,三和管桩有望凭借卓越的产品品质和完善的服务体系,迎来新一轮市场机遇。报告期内,三和管桩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2023年,公司凭借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产品,成功实施“印尼宾坦电解铝、动力中心、BAI项目地基处理工程”、孟加拉达卡100MW-DSEPL光伏项目、印尼永誉能源2X350MW发电项目、印尼磷酸铁锂项目等多个海外应用案例,实现营业收入5501.75万元,同比增长47%。海外业务的稳步拓展不仅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亦提升了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展望未来,三和管桩表示,公司继续深耕传统市场,同时从光伏、风电、水利项目用桩方面发力,不断加大产品在新领域新场景应用的开拓力度,在稳定国内市场的基础上,紧跟“一带一路”倡议,提升海外市场占有率,扩大产品销量。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