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隆基绿能三年2100亿没了,李振国富豪榜排名大撤退

鈦媒體APP ·  Apr 26 12:42

文 | 雷达财经,作者 | 莫恩盟,编辑 | 深海

身处“危机四伏”的光伏行业,身为“光伏一哥”隆基绿能实控人的李振国、李喜燕夫妇,当下正上演着财富滑铁卢的剧情。

在今年发布的《2024胡润全球富豪榜》中,李振国、李喜燕二人以355亿元的财富位列榜单第655名的位次。但相较2022年的高光时刻,李振国、李喜燕的财富缩水了465亿元,排名后退487位。

与此同时,站在隆基绿能身后的股东李春安同样也面临财富缩水的窘况,而上一年还榜上有名的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今年则直接跌出了榜单。

值得一提的是,前述提到的李振国、李春安、钟宝申,其实是因兰州大学结缘的校友。因为联手执掌隆基绿能,三人一度被外界送上“隆基三剑客”的称号。

自2000年西安新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以来,隆基绿能已走过了二十多个年头。由于赶上了光伏产业的发展浪潮,隆基绿能的业绩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受益于此,“隆基三剑客”的身家暴涨,纷纷被送上了亿万富豪的宝座。

而前述这些大佬如今财富缩水,也与隆基绿能近来在资本市场上表现颓软息息相关。最近三年时间,隆基绿能的市值蒸发超2104亿元。

而公司去年前三季度交出的答卷,隆基绿能的营收、归母净利润指标增长均出现明显的放缓。业绩失速的同时,隆基绿能此前所创下的光伏组件出货量“三连冠”的荣誉,也在去年被晶科能源截胡。

在此情形下,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对手不断内卷、价格战愈演愈烈等一系列的挑战,也在朝着隆基绿能猛烈袭来。

李振国、李喜燕夫妇财富缩水465亿

在今年3月发布的《2024胡润全球富豪榜》中,李振国、李喜燕夫妇以355亿元的财富位列榜单第655名的位次,相较上年财富缩水305亿元,排名下滑424个位次。

事实上,这已是李振国、李喜燕夫妇二人自去年后连续第二年面临财富缩水的情况。时间回拨至2022年,彼时李振国、李喜燕的财富高达820亿元,排名位列总榜第168名的高位。

但随后到来的2023年,李振国、李喜燕二人的财富便下滑到了660亿元,同比缩水了160亿元,排名也下滑了63个位次。若与在《2022胡润全球富豪榜》中所取得的成绩相比,李振国、李喜燕今年的财富累计缩水465亿元,排名下滑487名。

李振国、李喜燕之所以可以多次登上《胡润全球富豪榜》,主要与二人实控的隆基绿能有关。根据隆基绿能此前发布的财报显示,截至去年第三季度末,李振国持有公司10.67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比重为14.08%;李振国的妻子李喜燕则持有公司3.81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比重为5.02%。

据此计算,李振国、李喜燕二人于隆基绿能的直接持股比例达到19.1%,是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李振国在隆基绿能担任董事兼总经理职务,李喜燕则未在公司任职。

此外,李春安与李振国、李喜燕为一致行动人,前者持有公司1.6亿股股份,对应的持股比例为2.11%。

而如今在公司担任董事长一职的钟宝申,则是李振国、李春安的校友,三人还一度被外界送上过“隆基三剑客”的称号。截至去年第三季度末,钟宝申持有隆基绿能9861.04万股股份,对应的持股比例为1.3%。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3年的《胡润全球富豪榜》中,除了可以看到李振国、李喜燕夫妇的身影,还能寻到李春安和钟宝申的名字,二人分别以310亿元、67亿元的财富位列榜单第668名、第2923名的位次。

不过,在今年发布的《胡润全球富豪榜》中,李振国、李喜燕、李春安的排名纷纷后退,而钟宝申的名字则从榜单中直接消失。

回顾“隆基三剑客”的发家之路,隆基绿能在这个过程中可谓是助力不少。正因如此,李振国、李喜燕财富在最近两年接连缩水,也与隆基绿能近来在资本市场上受挫的表现逃脱不了干系。

据同花顺iFinD显示,最近一年时间,隆基绿能的股价累计下跌47.1%,市值蒸发近1233亿元。若将时间线拉长至最近三年,隆基绿能的股价累计下跌60.32%,其市值在此期间蒸发超2104亿元。

“隆基三剑客”的发家史

作为光伏行业的龙头玩家,隆基绿能将多位股东成功送上《胡润全球富豪榜》的宝座。而隆基绿能的造福神话,要从“隆基三剑客”的学生时代讲起。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李振国、钟宝申等一批新生迈进了兰州大学的校门。彼时,学校在江隆基校长的塑像前举行了入学教育仪式。自那时起,包括李振国在内的每一位新生,便深深被江隆基的事迹所感染。也是在那时起,李振国、钟宝申等新生的心中埋下了一个念头,“以后创业,企业叫隆基!”

1990年,李振国顺利从兰州大学物理系半导体材料专业毕业。毕业之后,李振国被分配到了陕西省华县的华山半导体材料厂(即国营741厂),从事拉制单晶硅棒工作。之后,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李振国也决定下海创业。

而李振国的同级系友钟宝申,则携李春安等几位校友于1993年在抚顺创办了一家从事磁应用研发和拓展的公司,这家公司便是以隆基命名的抚顺隆基磁电设备有限公司,该公司致力于磁应用领域的研发和拓展。

时间转眼来到了千禧年,在单晶硅行业打拼多年的李振国正式创立西安新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以半导体材料、半导体设备的开发、制造、销售为主要业务,而其正是隆基绿能的前身。

不过,这家公司在初期时业务开展并不是十分顺利。经过认真的反思和复盘后,李振国认为公司出师不利的原因是组织能力不够,于是李振国决定寻找更擅长经营的合伙人。

2003年8月,西安新盟决定增加注册资本1000万元,李春安通过注资880万元成为持股44%的公司第一大股东。值得一提的是,李春安如今于隆基绿能的持股比例较低,是因为其后续进行了减持,以及其还将大部分股份转让给了高瓴资本。

而钟宝申加入隆基绿能,则可以追溯至2006年。彼时,在李振国的盛情邀请下,钟宝申加入了这家由同级系友李振国一手创办的企业。2007年12月,钟宝申受让李春安持有的1.4179%股份,从而成为公司的股东。

加入公司后,钟宝申被李振国委以重任,其先后担任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总裁、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等职务,李振国甚至把公司董事长的职位也让给了钟宝申。

在“隆基三剑客”的主导下,隆基绿能的发展驶上了快车道。2012年4月,彼时还叫隆基股份的隆基绿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

“善用太阳光芒,创造绿能世界”,这是隆基绿能为自己定下的使命,从前面这句话也能看出隆基绿能的自身定位及目标,其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太阳能科技公司。

据了解,隆基绿能聚焦科技创新,目前已构建单晶硅片、电池组件、分布式光伏解决方案、地面光伏解决方案、氢能装备五大业务板块,并形成了支撑全球零碳发展的“绿电”+“绿氢”产品和解决方案。

由于踩中了光伏产业的风口,迎来爆发式增长的隆基绿能一跃成为行业的头部玩家。上市当年,隆基绿能的营收仅为17.08亿元,到2022年隆基绿能的营收已飙升至1290亿元,同期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也从上市之年的负值暴增至2022年的148.1亿元。

另据隆基绿能官网展示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30日,隆基绿能在全球拥有超过6万名员工。截至2023年5月15日,隆基绿能在中国光伏行业排名第一,品牌价值高达614.16亿元。

隆基绿能业绩失速,去年失守光伏组件“销冠”

尽管如今已跻身为千亿营收玩家,但隆基绿能并非高枕无忧。由于隆基绿能暂未披露2023年的全年财务数据,外界暂无法得知隆基绿能去年的财务全貌。

据隆基绿能此前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去年前三季度,隆基绿能一共斩获941亿元的营收,与上年同期相比实现8.55%的增长。尽管从同比的维度来看,隆基绿能在去年前三季度仍保持住了营收增长的态势,但进一步拉长时间线可知,隆基绿能的营收增速其实是有所放缓的。

雷达财经通过东方财富了解到,此前的2013年至2022年,隆基绿能的营收增速从未下跌至30%以下。最近的2019年至2022年,隆基绿能的营收增速更是均处于47%以上的水准,2020年、2022年,隆基绿能的营收甚至实现了同比65.92%、60.03%的增长。与之相比,隆基绿能去年前三季度8.55%的营收增速显得颇为暗淡。

营收增长显现出颓软迹象的同时,隆基绿能的净利润指标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形。2022年,隆基绿能录得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8.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速高达63.02%。但到了去年前三季度,隆基绿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6.9亿元,相比上年同期仅实现6.54%的增长。

单季度来看,去年第三季度,隆基绿能的业绩更是出现明显的下滑。报告期内,隆基绿能的营收为294.5亿元,同比下降19.58%,归母净利润为25.15亿元,同比下降44.05%。

对于归母净利润下滑一事,隆基绿能在财报中解释称,第三季度利润主要是因为投资收益和汇兑收益减少,存货跌价损失增加、研发费用投入增加以及股份支付加速行权影响。

业绩增长面临瓶颈之际,隆基绿能还在去年12月传出要裁员1万人的消息,裁员波及的对象涵盖劳务人员、管培生等。彼时,面对外界的各种传言,隆基绿能董秘部门回应媒体称,市场变化很大,企业会根据经营情况、市场环境变化和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做相应的资源分配。

而在光伏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当下,隆基绿能更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去年5月举行的SNEC第十六届全球光伏大会上,身为隆基绿能创始人兼总经理的李振国就曾坦言,光伏行业已经出现了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接下来的两到三年,中国有一半以上的光伏行业制造商可能被迫退出市场。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计,2023年中国硅料产量将超过140万吨,硅片、电池片与组件产能均超过700GW,远超450GW左右的需求。产能过剩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大跌。叠加行业不断内卷,价格战或愈演愈烈。

数据显示,2023年光伏组件价格由2元/瓦的水平一路跌至不足1元/瓦,硅料价格则从2022年最高的33万元/吨一度暴跌到不足10万元/吨,跌幅可谓十分惨重。

更为不妙的是,在2023年光伏组件出货量TOP10的榜单中,隆基绿能没能守住冠军宝座,错失达成“四连冠”成就的机会,其排名在去年跌至第三名,而排在其前面的分别是冠军晶科能源以及亚军天合光能。

据隆基绿能发布的财报显示,去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单晶硅片对外销售 37.45GW;实现单晶电池对外销售 4.71GW;实现单晶组件出货量 43.53GW,其中对外销售 43.12GW,自用 0.41GW。

在去年第三季度的业绩说明会上,李振国也坦言公司存在两大策略失误。其一是在年初硅料发生波动性的快速下降时,隆基采取了硅片跟随硅料价格变动的定价原则,对当时硅片盈利能力有一定的伤害。另一个则是在二季度友商以低价订单抢占市场的时候,隆基没有跟进,影响了组件销售和四季度交付。

谈及公司对于未来市场竞争局面的发展方向怎么看的话题时,隆基绿能表示,未来行业什么时间能回到一个相对正常的位置,时间上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可能2024年上半年就会发生。

隆基绿能进一步补充道,如果部分招商引资的光伏扩产项目在今年年末开始停滞,且这种节奏进行的十分快速和猛烈,那么行业实际释放的产能就没有原计划的规模大,则行业调整的时间可能会比较短。但是如果行业参与者在这种价格行情下仍然坚定地进行扩产,那么行业调整的时间可能会长一些,所以很难判断行业修复的时间。

隆基绿能认为,2024年全球光伏需求还会有所增长,但是增速将会放缓,预计在今年的市场基础上增加20%。国内尚有很多积攒的项目处在实施过程中,所以国内市场需求还会在今年的基础上有所增长。海外市场多年一直保持着20%-30%左右的增速。美国市场因为反规避等管控措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隆基绿能将于4月30日披露《2023 年年度报告》及《2024 年第一季度报告》,并定于同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据悉,本次业绩说明会将采用网络和电话会议的互动方式进行,公司管理层将就投资者关心的经营业绩、现金分红、发展规划等事项与投资者进行沟通交流。

隆基2023年年报将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雷达财经将继续关注。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