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瑞浦兰钧不做偏科生:抓住插混增程机会,迅速做强动力板块

Stock Star ·  Apr 26 13:02

导读

4月25日,第十八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如期开幕。除了纯电动汽车,插电混动与增程式汽车更是创历年新高,成为新能源汽车重要一极,业内人士笑称本届北京车展是PHEV年。

连车辆电动化不太积极的通用汽车与丰田汽车都推出了自己的PHEV车型。通用汽车更是拿出自己最畅销MPV车型-别克GL8陆尊的PHEV版本,CLTC综合续航里程达1370公里。各家动力电池企业也紧跟着发展节奏,敏锐捕捉着市场变化,适时推出合适的电池型号配套上车。

瑞浦兰钧今年一季度取得插混动力电池市场排名第六的成绩,在本届北京车展,又推出了三款专门配合PHEV车型应用场景的问顶电芯,希望进一步扩大市场。

问顶家族全新系列产品

去年4月18日,2023上海国际车展上,瑞浦兰钧首次发布其“问顶”电池”技术,用实力诠释“高能问顶,续航无界”,全面开启瑞浦兰钧的问顶新时代,其问顶158Ah、200 Ah两款电芯量产落地。

去年9月5-10日,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在德国慕尼黑顺利举办,瑞浦兰钧董事长曹辉博士在展会上宣布,由问顶技术赋能的158Ah&200Ah动力电池、R300&R600长电芯、320Ah&345Ah储能电池构成问顶家族系列,能满足动力及储能多种应用场景需求。

本次北京车展上,瑞浦兰钧发布了问顶家族全新系列产品,覆盖纯电动、混动、增程式汽车以及储能领域。包括动力方型铝壳的LFP141Ah、NCM200Ah、LFP175Ah、长薄型的R600Ah 、储能的LFP345Ah,以及专门的PHEV系列电芯:148系列、194系列和220系列,能够全面适配300km内混动车型动力需求。

这些新产品的发布,表明瑞浦兰钧在巩固原有市场占有率的前提下,开始猛攻插电式混合动力与增程式汽车市场,希望从目前的前六名再前进几名。

问顶结构创新与化学体系改善

问顶的结构创新就是把电芯顶部本来引金属导体(极耳)的15mm厚度压缩到了8mm,这样空间利用率提升了7%多。这个空间一直存在,不是没有人想要改善,是有很多技术难点,毕竟在电芯供应紧缺的情况下,保证高直通率、高效率才是首要任务。

瑞浦兰钧在电芯结构上的创新就是优化了极耳的弯折方式,让极耳穿过装配部后折弯,再与转接片表面贴合连接,减小了原来弯折极耳的空间。使得极耳长度缩短2/3,过流能力增强,还节约成本,电池内部可利用空间增大,能量密度可以提升5-7%,功率可以提升8-10%。

由于电芯空间利用率提高,“问顶”电池可以在同等容量下,原材料节约5%的成本;可以在原材料不变的情况下,提升5%以上的电池容量,而且更加安全,实现技术突破与成本降低双赢,简单概括就是:缩短极耳、提高功率、提升安全。

问顶PHEV系列不仅仅是在电芯结构上的创新,还在化学体系有所改善,从而使得锂离子畅通无阻、快速扩散。正极采用均质结构,优化包覆;颗粒收窄,大小均一以及独特的纳米骨粒结构,以优化功率表现。负极主要采用多孔设计,方便容纳电解液;多晶骨架,让锂离子移动畅快无阻;层级异构,从而增加嵌锂能力。电解液低黏快导,能适应极限低温;成膜稳定,降低阻抗;拓展温度窗口,从而大幅提升了传导能力。

问顶PHEV系列通过结构设计和化学体系改善刷新了电池的性能。充电时间:从10%充到80%,仅需不到19秒;能量密度:180Wh/kg;脉冲功率:10C@50% 10s ;循环寿命4500次。

问顶技术破解PHEV难点痛点

在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中, PHEV车型作为连接传统燃油车与纯电动车的重要桥梁,正逐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那些采用大电量设计的PHEV车型,它们能够提供较长的纯电动续航里程,满足日常通勤以及短途出行的需求。消费者普遍期望这类车辆的纯电动续航能力大约在100公里到200公里之间,这样的续航能力足以覆盖大部分人的日常使用场景。

然而,PHEV以及增程式汽车由于本身带有发动机,留给电池的空间并不宽裕。另外车型的多样化,包括轿车、SUV、MPV等不同类别的汽车在内,每种车型由于其车身结构和自重的差异,达到同等的续航里程,对于电池容量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举例来说,A型车可能由于其较轻的车身重量,达到100公里续航,只需要20多度电;而B型车或者更大型的SUV和MPV则因自身重量较重,需要配备30度甚至更更大容量的电池以实现相同的续航里程。

这对于那些原本设计上较为紧凑的车型来说,使用问顶PHEV电芯好处更为明显,它意味着同样的电池安装空间里,可以多获得5-10%的电量,从而增加续航。

此外,问顶技术还有助于减轻车身重量所带来的影响。当车辆整体重量增加时,为了维持既定的续航标准,通常需要配备更大容量的电池。但是,问顶技术的运用可以帮助制造商在保持原有车辆尺寸和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提升电池效率来达成所需的续航里程。换句话说,即便面对自重更大的车型,问顶技术也能确保它们在不增加体积的情况下,拥有足够的电池容量来满足续航要求。

瑞浦兰钧问顶技术为车辆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创新空间,让他们能够设计出既符合市场对长续航需求又不失美观和实用性的车型,这对于促进PHEV市场的发展和消费者的接受度有着积极的影响。

不仅如此,这种创新的结构设计还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使得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更高性价比的车型。

储能电池巩固成绩,动力电池全力冲刺

凭借问顶技术,瑞浦兰钧在储能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

瑞浦兰钧当年320Ah的储能电芯一面世,获得了全球知名储能集成商POWIN的8.4GWh订单,以及行业领先太阳能开发商SUNPIN SOLAR的10GWh订单,为瑞浦兰钧在储能市场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今年3月份,在“2024储能嘉年华盛典暨2023年度中国储能企业全球出货量排名发布会”上,瑞浦兰钧拿下了中国企业全球户用储能电池出货量的第二,以及中国企业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的第四的成绩,显示出了强劲的竞争力。

如今,瑞浦兰钧再次踏上全球新能源汽车多技术路线的快车道,有望在动力电池领域再结硕果。

在刚刚过去的3月份,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的零售渗透率已经高达41.6%,较去年同期34%的渗透率提升7.6个百分点。4月份前两周,中国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50.39%,批发渗透率50.19%,双双超过燃油汽车成为主流,本次北京车展几乎没有一台燃油车参展了。

在市场表现方面,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最新数据,瑞浦兰钧在2024年1-3月份的插电混动与增程式市场中表现出众。以装车量计算,该公司占据了4.80%的市场份额,位列行业第六位。在插电混动与增程式这条快车道上,瑞浦兰钧初露峥嵘。

这一成绩不仅展示了瑞浦兰钧在综合实力上的成就,也反映了其在产品研发、技术革新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精准把握。

目前,瑞浦兰钧凭借其在电池科技方面的深厚积累和创新能力,已经吸引了多家顶尖汽车制造商与之合作。合作伙伴中既有国际知名的汽车品牌,如沃尔沃、Stellantis集团、Smart等,也包括国内的大型汽车企业和新兴造车势力,比如上汽、东风、一汽、极氪、零跑、合创等。这些合作关系建立在双方共同对技术创新追求的基础上,并都致力于推动汽车行业向着更高的环保标准和性能水平发展。

在全球布局方面,瑞浦兰钧已在招股书中表明其在东南亚、欧洲及南美洲等地区建设工厂的意向。除此之外,瑞浦兰钧的控股股东还将在全球范围内布局原材料产业链条,包括阿根廷的盐湖提锂项目以及印度尼西亚的镍铬资源。

最后

回顾问顶电池的发展历程,会发现瑞浦兰钧技术迭代很快。从去年同期的上海车展上,问顶动力电池158Ah、200Ah发布,到今年北京车展的问顶全新系列面世,不仅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更展现了其技术实力。

在瑞浦兰钧的发展理念里,从来就没有“偏科生”的概念,要做就做储能与动力电池的全优生。善于抓住机遇并拥有深厚技术储备的瑞浦兰钧,在储能和动力双轮驱动战略引领下,一定能够螺旋式发展,成果可期。

(本文作者顾国洪,目前担任江苏大学新能源汽车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副院长)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