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阳光诺和:延续业绩高增长 深化布局亮点纷呈

Securities Times ·  Apr 26 08:44

证券时报网讯,4月26日,阳光诺和(688621)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及2024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延续高增长态势,实现营收9.32亿元,同比增长37.76%;实现归母净利润1.85亿元,同比增长18.08%,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65元(含税)。

同日公司发布2024年度一季报,得益于充足的订单储备、合理的业务结构和持续迭代的研发服务能力,2024年首季实现开门红,营收、净利相比去年同期均实现增长。1—3月,公司录得营业收入2.52亿元,同比增长8.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275.38万元,同比增长51.77%。

CRO赛道高景气持续 业绩增长强劲

随着新药研发的不断推进以及国家政策的推动,中国医药CRO行业正在快速发展,行业前景广阔。2023年仿制药申报受理依然处于高速增长中,2016年以来,国内累计通过(含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含不同剂型)数量达到1153个,呈现持续上升趋势。赛道的高景气不仅为参与者带来了高速发展的红利,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在2023年度,阳光诺和坚守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化两大核心战略,成功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双增长。公司两大业务板块,药学研究服务实现营业收入5.69亿元,同比增长28.67%;临床试验及生物分析服务实现营业收入3.62亿元,同比增长54.54%。

为深化竞争优势,公司持续加大自研项目储备。2023年度共投入研发费用1.2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幅37.91%。新立项自研项目达100余项,累计已超350项。

持续的研发投入带来客户及订单的持续增长,报告期内,公司新签订单金额达15.04亿元,增长率达36.50%,累计存量订单25.66亿元,同比增长28.69%。公司市场口碑和美誉度持续提升,据悉,公司先后为国内约800家客户提供药物研发服务。

2023年度,公司新增发明专利25项(其中包含2023年新授权美国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并已通过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相关审核。

自研品种步入收获期 宠药等新领域布局亮点纷呈

我国CRO行业作为新兴产业,目前整体呈现多、小、散的格局,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在国内医药政策鼓励由仿制药向创新药发展、国内监管水平向国际接轨,吸引国际医药研发需求转移的大背景下,行业正处于向自主创新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创新药方面,公司聚焦于多肽类和小核酸类药物的研发,研发标的的来源均为自主立项。截至2023年期末公司立项自研1类创新品种共11项,其中在研项目“STC007注射液”主要用于治疗术后疼痛和成人慢性肾脏疾病相关的中至重度瘙痒适应症,目前该项目镇痛2期临床已启动、瘙痒1期临床进行中。首创证券研报指出,后续随着公司自研创新药、改良型新药和仿制药陆续实现对外授权,长期来看公司分成收益具有较好的持续性和成长性。

在保持公司“临床前+临床”综合研发服务模式竞争优势的同时,阳光诺和在特殊制剂业务方面深入布局,逐渐实现多元化发展模式,先后布局多肽、儿童药/罕见病、长效微球制剂、缓控释制剂、局部递送与透皮吸收药物、医美、宠物药等药物研发领域。

在中药方面,成立了中药研究开发平台诺和晟欣,在宠物药方面,成立宠物药事业部诺和瑞宠,在透皮与局部递药系统(TDDS)方面,力求打破传统药物剂型的限制,为患者带来更多创新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公司表示,未来将围绕临床前+临床研究一体化战略,持续深化融合发展。横向延伸至生物药、中药、医疗器械领域,同时积极推进品种自研储备战略,完善技术成果转化,加大自主立项的多肽创新药、改良型新药和特色仿制药的研发投入,在转化过程中增厚收益。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