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凯伦股份(300715)2024年一季报简析:增收不增利

Stock Star ·  Apr 24 06:20

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凯伦股份(300715)发布2024年一季报。根据财报显示,本报告期中凯伦股份增收不增利。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5.28亿元,同比上升4.13%,归母净利润787.01万元,同比下降77.1%。按单季度数据看,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5.28亿元,同比上升4.13%,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787.01万元,同比下降77.1%。

本次财报公布的各项数据指标表现一般。其中,毛利率21.71%,同比减4.26%,净利率1.68%,同比减75.44%,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9230.47万元,三费占营收比17.48%,同比增24.72%,每股净资产6.2元,同比减0.47%,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68元,同比减1698.76%,每股收益0.02元,同比减77.78%。具体财务指标见下表:

图片

证券之星价投圈财报分析工具显示:

资产质量方面,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建议在年报或半年报中查看该会计项目的两个信息,其一是计提,对于大概率收不回的款,公司一般会做坏账准备,可查看计提的金额和准备估算规模。另外就是应收账款账龄,就是这笔帐欠了多少长时间了,一般大部分都是一年以内的,如果超一年的应收账款占比较高则需要重点注意。存货高于利润,小心存货计提冲击利润。存货的会计处理方法是会对公司当期利润造成极大冲击的会计项目,在公司的年报中通常会有存货按照不同种类的确定方法,需要在年报中搜索存货查看具体数据。公司固定资产相较于营收规模较大,建议重点分析公司固定资产质量。折旧一般是针对固定资产一次性支出过大然后进行会计处理的方法,比如100万购进了一台设备,按照每年20万的营业成本算入接下来5年的年报中,防止全部计入一年中导致利润值比较难看,是一种平滑报表的方法,感兴趣的可以在年报中看下公司比较详细的折旧方法,有时候比较过分,会有通过延长资产的折旧年限做高当前利润的动机。可以关注折旧方法和时间年限是否公允,警惕通过做低折旧提高短期利润的企业。公司历史上出现过大额信用减值损失,需重点关注信用资产质量。

负债状况方面,公司有偿债压力,注意短期借款规模是否合理,注意即将到期的长期借款规模。

营收分析方面,公司最新一期年度报表的现金流为正,经营性现金流比利润高太多,通常是好事,建议确认原因。

经营开支方面,公司近三年资本开支不低,风险与机遇并存,需研究一下投入项目可行性及进展情况。公司经营中用在财务上的成本不少。公司研发费用相较利润规模较大,可能比较依赖研发,重点关注公司产品和服务研发周期。公司经营中用在研发上的成本不少。

从公司近一年的财务报表来看,最新年度财报中利润同比下降500%。在盈利能力方面,主营业务在产业链地位较低,勉强维持周转经营,营销竞争上的投入较大。

进一步分析公司近十年以来的历史财务报表,盈利能力常年较弱,历史财报出现过经营困难的时候,今年有望扭亏。业务体量近5年来有过高速增长,近年来开始中速增长。利润近5年来有过萎缩迹象。其最新盈利预测显示,利润增速会有所增长。

财报体检工具显示:

  1. 建议关注公司现金流状况(货币资金/流动负债仅为60.83%、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仅为-1.53%)
  2. 建议关注公司债务状况(有息资产负债率已达41.82%、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为负)
  3. 建议关注财务费用状况(近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均值为负)
  4. 建议关注公司应收账款状况(应收账款/利润已达8835.38%)

分析师工具显示: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4年业绩在1.79亿元,每股收益均值在0.46元。

重仓凯伦股份的前十大基金见下表:

图片

持有凯伦股份最多的基金为鑫元国证2000指数增强A,目前规模为0.66亿元,最新净值0.8429(4月23日),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63%。该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刘宇涛。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