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威龙股份:葡萄酒行市场冷意不减,加大销售投入营收仍降22.85% | 看财报

TMTPost News ·  Apr 23 20:06

威龙股份(603779.SH)于4月22日晚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3.85亿元,同比下滑22.85%;归母净利润为-1.55亿元,上年同期为1179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25万元,同比大幅下滑78.95%。

当天,公司也发布了一季度报告,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36亿元,同比增114.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847万元。虽然一季度公司营收增长幅度较大,但这主要是由于去年基数过低,公司还尚未恢复至2022年一季度的营收水平。

威龙股份是一家集葡萄种植、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葡萄酒企业,于2016年登陆上证主板。公司旗下的葡萄酒产品系列包含有机系列、生态系列、白兰地、起泡酒等,共百余种,覆盖了高中低各个档次和不同风味的产品线。

然而近年来国内葡萄酒市场受经济形势、消费降级,以及其他酒类饮品挤压等因素影响,市场持续低迷,威龙股份的业绩也是一蹶不振。

钛媒体APP注意到,威龙股份巅峰时期营收曾超8亿元,但自2018年起就走上了下行通道。2019年-2022年,威龙股份营收分别为6.67亿元、3.92亿元、4.74亿元和4.9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6亿元、-2.2亿元、-4.14亿元和0.12亿元。到了2023年,公司经营情况再度恶化,实现营收3.85亿元,同比下滑22.85%;归母净利润为-1.55亿元,再次陷入亏损泥淖。

数据来源:Wind

国家统计局及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国内葡萄酒产量已连续十年呈下降趋势。2022年国内葡萄酒产量为21.4万千升,2023年这个数字已降至14.3万千升,同比减少7.1万千升。同时,葡萄酒进口量由2022年的33.7万千升下降至2023年的24.96万千升,同比减少了8.74万千升,也呈持续下降趋势。

2023年葡萄酒市场的销量销额也均下滑。鲸参谋数据显示,2023年京东平台上葡萄酒的销量为1100万+,同比下滑约15%;销售额将近34亿,同比下滑约14%。

尽管如此,威龙股份称,随着消费者对环保和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以及对国产品牌的青睐,有机葡萄酒、生态葡萄酒作为一种健康、环保的饮品,仍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公司去年的确加大了有机及生态葡萄酒的产量,此类葡萄酒产量同比上涨20.04%。然而其销量同比下滑26.33%,且库存量较上年增长111.48%,显示销售情况不及预期。与此同时,公司传统葡萄酒销量下滑23.82%,其他酒销量下滑63.83%。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事实上,现阶段国内葡萄酒的消费需求仍显不足,且当前国内酒类市场正处于存量竞争阶段,市场竞争已十分激烈。另外,今年3月28日,商务部公告,鉴于中国相关葡萄酒市场情况发生变化,3月29日起,中国终止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葡萄酒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有业内人士认为,国外竞争对手重返赛场,势必会对国内葡萄酒企业带来更大挑战。

公司在年报中也坦言,“如果未来葡萄酒进口量仍保持快速增长,将对国内葡萄酒行业等国产品牌葡萄酒造成较大冲击。”

在此背景下,公司不得不加大营销投入。2023年,威龙股份的销售费用较上年增长超13%至1.02亿元,销售费用率达26.55%。不过这仍未能阻挡营收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退市新规,沪深两市主板分别将亏损企业退市风险警示标准,从“净利润为负+营业收入不足1亿”,改为营业收入从现行标准“低于1亿元”提高至“低于3亿元”,并将“利润总额”纳入亏损考量范围,修改后指标为“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三者孰低为负值”。以此标准来看,威龙股份距离该红线已经不远。

就股价来看,去年随着九合云投成为威龙股份的最大股东,公司股价一度大涨,并于6月19日盘中触及14.46元,达到年内高点。这主要是由于九合云投的主营业务为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且具有山东地方国资背景,彼时引发了市场对公司注入算力概念的猜想,公司股价甚至曾走出“七天六板”行情。

不过随后威龙公司澄清称公司没有重组计划,主业仍专注于葡萄酒生产与销售,其股价又应声下跌。随后在去年12月,公司股价又迎来一波上涨,12月22日盘中达到13.55元。

数据来源:Wind

与此同时,威龙股份的原大股东不断减持,其中,杨光第及其一致行动人的减持可以说是相当“精准”。

公告显示,通达进出口在2023年6月15日和16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652.50万股,变动价格区间为12.58-13.27元,套现8451.68万元。而杨光第则抓住了12月的行情,于2023年12月20日-21日减持威龙股份316.96万股,变动价格区间为11.78-12.96元,套现4087.79万元。

进入2024年,威龙股份的股价则一直徘徊在9元左右,截至4月23日收盘报8.6元。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翟碧月)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