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乳业巨头蒙牛,跌没了1300亿

侃見財經 ·  Apr 18 11:02

八年前年,蒙牛净利润亏损7.5亿元,这是其历史上首次出现净利润亏损。

彼时的蒙牛,迎来了后牛根生时代最大的困难。

幸运的是,临危受命的卢敏放力挽狂澜,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后,蒙牛很快便走出了困境。2017年,蒙牛扭亏为盈,当年盈利20.48亿,再后的两年,蒙牛则分别盈利30.43亿和41.05亿,业绩节节攀升。

不可否认,卢敏放对于蒙牛这些年的复苏至关重要,但让人感慨的是——即便卢敏放这位“功臣”,还是未能逃过被替换的命运。

三月末,蒙牛披露了2023年的财务报告,全年实现营收986.24亿,同比增长6.51%;实现净利润48.09亿,同比下滑9.31%。在业绩披露的同时,蒙牛还公布了一项重要的人事变动——蒙牛的“资深元老”高飞将接替卢敏放,出任公司的新任总裁。

命运宛如一把回旋镖,7年前蒙牛业绩下滑,临危受命的陆敏放接替了孙伊萍;如今,蒙牛的业绩再度下滑,陆敏放也被高飞取代。再陷增长困境

蒙牛遭遇增长瓶颈,已是老生常谈。

早在2020年,蒙牛便已经出现过净利润下滑的情况——当年实现净利润35.25亿,同比下滑了14.14%。

不过,鉴于当年特殊的大环境,净利润下滑还情有可原,但今年净利润出现下滑,那就真没有太多的借口可以找了。

通过财报可以看见,蒙牛的净利润之所以会下滑,跟广告费用激增有很大的关系。

2023年,蒙牛的销售及经销费用为251.92亿,和2022年的223.47亿相比增长了28.45亿。其中,蒙牛2023年的广告费用比2022年的54.95亿元增加了近20亿元,涨幅高达36.9%。2020年及2021年,蒙牛公司产品和品牌宣传及营销费用分别为68.03亿元和72.08亿元,累积计算,最近四年蒙牛在广告上就投入了约270亿元。

其实,乳制品行业一直以来都是靠营销来推动增长的,同为行业龙头的 伊利股份 ,2023年前9个月的销售费用高达171.97亿,销售费用同样不低;不过,2023年前9个月伊利股份的净利润是增长了16.36%,营销费用并没有挤压利润,相比于蒙牛而言,伊利的财务状况要乐观得多。

当下, 蒙牛乳业 想要走出增长困境,难度相当大。一般情况下,要推动业绩增长无非两个方向——要么提高销售支出、打广告,要么开拓新产品、做多元化转型。关于销售支出,上面的内容已经讲过,这里不再赘述;而对于多元化转型,蒙牛并非没有尝试,但都不太成功。

在产品结构上,蒙牛目前的主要营收依旧还是液态奶产品,2023年营收高达820.71亿,占比为83.22%;其余的业务产品,如冰淇淋产品、奶酪业务、奶粉业务的营收都不高,2023年分别实现营收为60.26亿、43.57亿和38.02亿,占比分别为6.11%、4.42%和3.85%。要知道,现在液态奶市场已经见顶,过去几年蒙牛也针对奶酪和奶粉业务做过很多的努力,但从营收占比来看,这些都不是蒙牛的第二增长曲线。

或许是对前景感到担忧,蒙牛的股价表现也十分不理想。截至4月17日收盘,蒙牛股价报收15.28港元/股,总市值仅为601亿港元。和最高点52.632港元/股相比,如今蒙牛的股价已经跌去了超过七成,市值蒸发了超过1460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则超过1350亿。

89亿商誉背后的隐患

除了深陷增长困境之外,逐年攀升的商誉,对蒙牛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危机。

根据财报显示,2023年蒙牛乳业的商誉为89.52亿,而在2年前,蒙牛乳业的商誉只有48.58亿,现在商誉已接近翻倍。

实际上,蒙牛的商誉之所以会激增,跟频繁的收购有很大关系。过去几年,蒙牛完成了 现代牧业 、 中国圣牧 、 妙可蓝多 等多起重大战略投资,还以14.6亿澳元的对价收购了澳大利亚奶粉品牌贝拉米,据媒体计算,2017年以来,蒙牛对外收购所动用的金额便超过100亿元。

不过,这些投资和收购,并未起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还拖累了蒙牛的发展。例如花大力气收购的贝拉米,蒙牛在2021年到2022年对贝拉米计提商誉减值6.2亿元、7.42亿元;还有奶酪巨头妙可蓝多,蒙牛可是耗费了接近40亿元的巨资才对其完成了控股,但现在妙可蓝多也陷入了业绩、股价“双杀”的局面,尤其是在股价上——截至4月16日,妙可蓝多的最新股价只有11.79元,要知道其股价最高可有84.5元。

相比于主要靠内生性增长的伊利股份,蒙牛主要是靠外延式并购实现增长,但由于近几年的并购都不如意,如今的蒙牛可谓举步维艰。

在3月26日披露财报的同时,蒙牛还宣布了一项重要的人事变动——“资深元老”高飞将接替卢敏放,出任公司的新任总裁,很显然,蒙牛对于卢敏放已经失去了信心,想要新鲜血液使得蒙牛重回增长区间。据媒体介绍,高飞自1999年蒙牛创立之初加入公司,现年47岁,曾担任销售及营销部区域经理、中心经理、销售总经理、营销总经理、高级副总裁、常温事业部负责人等重要职位,对蒙牛十分熟悉。

此外,高飞在乳制品行业深耕多年,主导了蒙牛销售体系的开拓和发展,带领团队打造高端品牌“特仑苏”,开辟了中国高端奶制品市场。

从媒体介绍来看,高飞也属于行业老将,不过目前蒙牛面临的问题十分复杂——对内,增长瓶颈已经出现;对外,收购的企业发展都不如预期,而且,目前蒙牛和伊利的差距也是越拉越大,高飞想要带领蒙牛走出困境,显然并没有那么容易。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