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长寿时代下新质生产力:科技发展如何颠覆养老产业?

huanqiu.com ·  Apr 9 19:54

来源:环球网

人口加速老龄化正在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社会趋势之一。联合国经社理事会近日发布的《2023年世界社会报告》称,到本世纪中叶,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预计将增加一倍以上。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也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9697万,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1676万,占全国人口的15.4%。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显示,到2050年我国80岁以上老人数量将会翻两番,也就是说,我国已经步入长寿时代。

长寿时代,如何满足不同人群的新需求,实现人口转变下的新均衡?如何将长寿时代的内涵进一步丰富为健康时代、财富时代甚至智能时代?

4月8日,作为2024年世界大健康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第六届长寿时代高峰论坛在武汉召开。本届论坛由泰康保险集团、泰康长寿时代研究院主办,邀请政产学研各方代表聚焦“长寿时代与长寿经济”,共同解读中国养老需求,探寻银发经济及产业实践,展望人工智能等科技发展对养老的改变,共话长寿时代创新解决方案。

“我国养老产业大有可为,发展银发经济既是实现老年群体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养老产业未来前景广阔,将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拉动投资,也可以促进就业。伴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人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逐渐增强,养老产业也会越来越大。”民政部养老服务司二级巡视员王辉在致辞环节中表示。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二级巡视员王辉

王辉认为,在发展养老产业过程当中有一个核心原则,就是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要让市场在养老服务的资源分配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要致力于构建健康高效的养老服务业态,让养老服务的微观主体更有活力,市场机制更有效,宏观调控更有度。

大健康产业逐鹿长寿时代,将释放哪些新动能?

长寿时代,庞大的健康需求将促进大健康产业的极大发展。为人们提供健康生活解决方案,是大健康产业最大的商机,也将推动社会进入健康时代。对此,动脉网合伙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大数据专家组专家姜天骄谈到,大健康和长寿时代是“双螺旋”相互促进的关系,看好早期筛查诊断、药物创新疗法等相关大健康产业赛道方向。当前时代最大的变量是人工智能,如果相关先进技术产生突破,将会为大健康产业带来变革性影响。

动脉网合伙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大数据专家组专家姜天骄

武汉大学董辅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赵耀辉认为,从我国老年人居住安排的变化趋势来看,未来老年人的养老照料问题亟须解决。她分析,养老方式的选择基本上是家庭的决策,也就是说在家庭养老、到养老院,还是通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来养老,这是一个家庭的选择。如何解决未来老年人的照料难题?首先是鼓励父母随迁,随迁方案重点要解决社会保障的可携带性问题;再就是市场提供照料,其重点是成本分担机制的设计,这些都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武汉大学董辅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赵耀辉

在优必选科技联席首席技术官、健康事业部总经理谭欢看来,进入长寿时代,以智能科技驱动长寿经济,需要自上而下的系统设计。展开来说,就是在国家战略引导下,去设计一套分级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把以机器人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嵌入其中,并以社区服务中心为载体,以智能化服务、数据化管理和自动化运营为手段,使搭载这些技术和服务的机器人真正走入人们生活中,实现新的系统、新的服务和新的价值。

优必选科技联席首席技术官、健康事业部总经理谭欢

“长寿时代的到来给很多行业带来巨大机遇,同时也带来挑战。”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表示,高科技赋能的健康长寿时代来临,新一代技术变革正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升级。如今技术发展有两大趋势:机器的生物化,生物的机器化。一方面,机器变得越来越“拟人”,开始拥有自我学习和自我进化的能力;另一方面,在生物健康领域也诞生越来越多先进的手段,来改善人类生命健康水平。

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

随着长寿时代的来临,人们越来越关注寿命与财富的积累,长寿经济应运而生。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泰康长寿时代研究院理事长陈东升表示,当前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龄人口规模快速增长,这必将带来健康养老需求的扩大,并向长寿时代迈进。长寿时代百岁人生,生命尺度发生变化,健康医疗和养老是最大的民生,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要解决观念、服务和支付的问题。

“泰康方案”的本质就是用保险的方式为客户累积财富,持续打造最佳最优养老筹资模式,为客户提供医养康宁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的高品质养老服务。”他说,正如企业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一定要遵循六个字:安心、便捷、实惠。如果不能降低成本且方便客户,那么创新是没有生命力的。

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

长寿经济课题发布,从微观视角看中国养老需求

在论坛的长寿经济课题发布环节,泰康长寿时代研究院带来最新研究成果——《从微观视角看中国养老需求》。课题发布主持人、泰康长寿时代研究院副院长兼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曹知立指出,长寿经济本质就是提升支付的能力和意愿,通过老年价值的再创造来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泰康长寿时代研究院副院长兼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曹知立

“中国老龄富裕阶层在不断扩大,催生了养老服务的发展。在长寿时代,要更加深入和完整地理解老龄群体的养老需求,需要同时考虑到老龄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的联系,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基于代际之间的联系,系统研究老龄化对于劳动力以及未来经济发展的影响,深入评估各项政策的利弊。”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特聘院长、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进一步谈到,通过对老龄家庭的经济状况、支付能力以及未来养老需求的研究,能够为了解老龄群体全貌提供重要的视角,同时希望数据与研究可为制定相关政策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坚实支撑。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特聘院长、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副主任、住房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弋代春介绍,通过比较2011年和2021年不同年龄段老年家庭收入情况发现,各年龄段家庭在收入方面都有明显提升,但提升来源略有不同。在此期间,家庭财富也实现了翻倍增长,从财富结构上看,主要源于金融资产以及房屋价值增值。“越是年轻的、高收入的、富裕家庭,选择将财富全部留给子女的比例越低。”她表示,支付能力在提升,支付意愿也在提升,这意味着未来新老年人的消费潜力更大,是行业需要关注的群体。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副主任、住房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弋代春

AI遇到长寿时代,新质生产力如何掀起养老革命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当AI遇到长寿时代,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在论坛圆桌对话环节,华大集团董事、副总裁李斌作为环节主持人,与科幻作家、企业代表、医养专家共同围绕“当AI遇到长寿时代”的主题,面向未来世界诉说对“人工智能+”的实践及展望。

“我觉得一定会出现AI居家养老和AI社区服务中心这样的模式。”科幻作家郝景芳分享了她的科幻小说《孤独终老的房间》。郝景芳认为,很多技术真正影响社会,并不完全在于技术本身,而是技术以何种方式进入社会,以及技术和每个人的交互方式是怎样的。只有相应配套机制、法律系统都能够跟随技术向前发展,方能确保技术能够造福于人类。

科幻作家、雨果奖获得者郝景芳

李斌表示,健康长寿是人们普遍的期望和愿望,而健康长寿之道在于六个精准,即精准预防、精准检测、精准营养、精准运动、精准医疗、精准健康。实现前五个“精准”,才能实现精准健康。他认为,精准预防是要通过基因检测、影像分析等一系列手段,充分了解自己,了解生命,防患于未然。

“过去认为衰老是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但现在经过研究发现,对于病理性衰老即各种致病性因素引起的早衰,是可以延缓甚至逆转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候任主委张存泰认为,实现百岁梦想,为科技时代提供了可能性,老年医学不可或缺。医学在保护健康、延长健康寿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讯飞医疗智能硬件业务总经理崔荣涛表示,医疗大模型有助于获知优质医疗资源和慢病管理、诊后康复等方面健康知识,让人触手可及,从而可以间接改变人对寿命、对健康的预期。同时,他也提示道,医疗大模型仍需要不断提升其技术成熟度。

鹰瞳科技联席 CTO、AI研发总监熊健皓则认为,AI能够降低医疗成本,比如通过AI识别视网膜,可以快速将血管“量化”,看出生物年龄及有无病灶。“我希望未来AI可以发展得更迅猛,为人们快捷检测,防患于未然,以免突发许多重大疾病。”

对于AI机器人能否代替子女养老的问题,泰康保险集团助理总裁兼副首席科技创新官杜彦斌首先表示,不管是机器人,或是非人形辅助设备,一定会在未来生活当中帮助到我们,这是科技带来的革命性变化。此外,亲人的陪伴也是必要的。

与会嘉宾对”AI遇到长寿时代“表示出了积极的态度,他们认为,长期来看,科技的发展常常超出人们想象,AI机器养老的场景大概率会出现,但心灵的温暖还是要靠家人。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