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知行汽车科技(01274)2023年:盈利大幅改善,自研产品爆发在即

Zhitong Finance ·  Apr 2 07:52

未来几年,随着定点的逐渐兑现,知行汽车业绩有望进一步迎来增长。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3月28日,知行汽车科技(以下简称“知行汽车”)发布2023年业绩,全年实现收入12.16亿元,毛利1.21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9.39%,毛利率提升1.6个百分点至9.94%,归母净亏损大幅缩窄43%。

首先从业务上看,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及产品为该公司核心业务,全年收入为11.3亿元,收入贡献92.9%,仍为公司最大收入来源。

2023年该公司主动调整产品战略降低价格,因此收入略有影响,但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期间向客户交付了13万套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及产品,同比增长达58%,保持高于行业增速,同时通过成本控制,也实现盈利水平的提升,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及产品毛利率提升0.79个百分点至8.24%。

2023年,知行汽车的收入大部分来自向OEM销售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及产品(包括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及智能前视摄像头产品)。借助在产品设计及开发、算法及功能开发、系统集成及制造等方面的核心垂直整合能力,为OEM开发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及产品。知行汽车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及产品可以安装在新能源汽车(“NEV”)及燃油车(“ICE”)上,并能够实现全面自动驾驶功能。

知行汽车全栈自研的iDC Mid正加速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的业绩释放,今年iDC Mid初步投产,搭载在奇瑞星途,该产品收入大辐增长,截止目前,iDC Mid共获得6个车型的定点,成为新的重要产品线。目前已量产的车型为奇瑞星途揽月与星途凌云,随着两款车型的先后量产,2022年iDC Mid产品销售收入由44.1万元增长至1395.5万元,未来随着iDC Mid 6款定点车型的全部量产,该部分收入有望进一步爆发。

研发方面,知行汽车加大研发投入,加速产品迭代,满足全球市场以及多元场景需求。2023年该公司的研发费用增长了108.2%,研发费用率17.81%,同比提升达9.96个百分点。知行汽车全栈自研的iDC Mid自动驾驶域控制器通过高效软硬件一体化,在成本和性能上达到了业内的领先水平,同时支持高速自动辅助导航驾驶(“NoA”),记忆泊车,3D环视等功能,同时更高阶的iDC High预计将于2024年开始量产,知行汽车正在此平台上部署更先进的BEV +Transformer算法,在性能表现上将有极大的提升,并可支持更多自动驾驶场景,已获得了包括国内头部车企在内两家车企的定点,在智能化角逐的新能源汽车战场,iDC系列有望成为公司爆款产品。

其次从市场上看,知行汽车科技深耕国内市场,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以全球化战略,借助智能驾驶的风口,不断扩张市场份额。

在国内市场,在巩固与吉利汽车深度合作的同时,开拓更多的客户资源,2023年获得包括长城汽车、奇瑞汽车及东风汽车等知名OEM客户的16个定点函,凭借iDC系列的产品优势, 预期将在未来通过向OEM提供更多样化及更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而占据更大市场份额。在海外市场,2023年10月在德国设立了附属公司,主要负责欧洲自动驾驶方案业务,开拓欧洲市场。

该公司为何以欧洲市场作为海外的突破口?其实主要有两点考虑:一是2024年2月搭载该公司自动驾驶产品的中国某头部车企首次成功获得了欧盟GSR (General Safety Regulation)法规认证,获得官方认可有出口资质较同行更具优势;二是欧洲新能源市场规模仅次于中国,且是大部分车企巨头的来源地,在新能源化智能化渗透率较低,拥有比其他地区市场更高的渗透率上升前景。

而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头部特征明显,在第三方供应商中,德赛西威及知行汽车科技两家龙头于国内市场份额合计就超过50%,且市场份额趋于集中趋势。而在海外市场,由于新能源车及智能车发展速度较慢,基本以特斯拉为主,这也是国内造车新势力纷纷选择出海的原因,这对于第三方供应商来说也带来巨大商机。

2024年,预计该公司自研的iDC系列加速业绩释放;而全球市场以德国附属公司为出发点,将加快欧洲市场布局,同时不排除进军其他地区市场;未来几年,随着定点的逐渐兑现,知行汽车业绩有望进一步迎来增长。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