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国泰君安:政策引导助力 电池回收行业迎加速发展

智通财经 ·  04/01 16:38

近年来国家回收利用行业政策逐步细化,电池回收商业模式日渐成熟,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具有先发优势的、掌握废旧电池渠道资源、电池回收技术等的产业链企业将有望率先受益。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泰君安发布研报称,近年来国家回收利用行业政策逐步细化,电池回收商业模式日渐成熟,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具有先发优势的、掌握废旧电池渠道资源、电池回收技术等的产业链企业将有望率先受益,打开成长空间。推荐标的:宁德时代(300750.SZ)、中伟股份(300919.SZ)、振华新材(688707.SH);受益标的:格林美(002340.SZ)、天奇股份(002009.SZ)、华友钴业(603799.SH)。

国泰君安主要观点如下:

政策进一步引导,加速回收行业健康发展

近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提及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支持老旧新能源公交车和动力电池更新换代,加快风电光伏、动力电池等产品设备残余寿命评估技术研发,有序推进产品设备及关键部件梯次利用,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方案》要求,到2027年,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 年增加约一倍,再生材料在资源供给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

早期动力电池面临退役,回收市场放量在即

2014-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7.5万辆增长至125.6万辆,首次突破百万辆,同期动力电池装机量从3.7 GWh增长至56.9 GWh,增长超15 倍。若考虑动力电池的使用年限一般为5-8年,国家规定当汽车动力电池容量衰减至额定容量的80%以下时即需要被强制回收。随着早期新能源车和动力电池陆续临近退役,国泰君安认为,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有望迎来第一个爆发期。

环保、经济性兼具,回收政策助力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

国泰君安指出,电池中含有如镍、钴、铅、锂等多种化学物质和重金属,且含量高于开采端一般矿石品位。废旧电池若未经妥善处理,可能会对土壤、地下水和生态系统造成污染。实施废旧电池回收和再利用,不仅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够提高镍钴锂等资源的循环利用率,降低我国对相关原材料的进口依赖,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风险提示:电池回收产业化进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格局加剧。

以上内容仅用作资讯或教育之目的,不构成与富途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富途竭力但不能保证上述全部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