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华大基因(300676):降本拓面的基因测序服务龙头

華大基因(300676):降本拓面的基因測序服務龍頭

浙商證券 ·  02/21

投資要點

華大基因是國內老牌基因測序服務龍頭企業,上游突破海外壟斷限制實現降本、下游拓展應用場景與海外渠道,2023-2025 年隨着海外拓展加速,常規業務收入增長有望加速。

基因測序服務行業:下游空間廣闊,降本勢在必行華大基因所處基因測序服務競爭激烈,處於上游寡頭壟斷、下游應用空間廣闊並亟需價格下降打開新應用場景,降本增效勢在必行。

產業鏈上游:寡頭壟斷,國產設備向上遊突破。上游測序儀器及試劑耗材技術壁壘較高,我國乃至全球基因測序儀長期被Illumina 等海外龍頭壟斷,價格高昂、條件苛刻限制了我國基因測序行業的發展。2014 年,Illumina 核心試劑耗材價位大幅提升,導致我國下游測序服務商毛利率大幅下滑,倒逼國產企業尋求上游創新,華大智造應運而生,實現了核心技術自主可控以及測序成本的大幅下降。

產業鏈下游:存量市場空間CAGR20.7%,新應用場景廣闊。(1)存量市場2021-2026E 基因測序服務CAGR20.7%。根據BCC Research 數據,基因測序服務規模有望從2020 年的69.94 億美元,增長至2026 年的210.66 億美元,2021-2026年CAGR20.7%。(2)新應用場景廣闊,看好降本帶來腫瘤早篩、農業育種等新應用場景打開。從生物醫藥看,我國腫瘤早篩市場規模有望由2021 年的1 億元提升至2030 年的192 億元(Frost&Sullivan 數據),對應2021-2030 年複合增速79%;從農業育種方向來看,農業育種測序品種繁多、市場空間巨大,但對成本的控制也更爲嚴格。我們認爲,隨着測序成本快速下降,下游場景有望快速拓展,拉動測序服務企業收入增長。

基因測序服務:上游材料成本佔比高、下游降價打開應用場景,全產業鏈可控、降本增效是成長重要驅動。我們認爲,在上游成本佔比較高(2018-2022 年,華大基因直接材料成本佔比平均55%,諾禾致源直接材料成本佔比平均66%)、下游降本增效驅動應用場景打開的條件下,作爲競爭相對激烈賽道的中游基因測序服務商,向上遊尋求議價能力的突破、降低測序成本勢在必行。其中,國產測序服務商中,華大基因積極尋求上游技術突破,其關聯企業華大智造在測序成本上低於海外龍頭Illumina,有望爲華大基因降本增效、進一步提升市佔率以及打開下游應用場景賦能。

華大基因:降本拓面的測序服務龍頭

華大基因作爲臨床級基因測序服務龍頭,正處於全球化佈局加速期。作爲臨床級基因測序服務龍頭,從產品結構看,華大基因基本涵蓋了當前精準醫學的主要應用,包括生育健康、腫瘤防控、病原感染檢測等;從覆蓋區域看,公司已覆蓋中國境內2000 多家科研機構和2300 多家醫療機構,其中三甲醫院500 多家。公司正積極進行海外拓展,業務覆蓋全球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尤其是在2020 年後,藉助服務於公共衛生疾控的“火眼”實驗室,2020 年境外收入佔比迅速提升至67%(2019 年17%),2022 年公司海外落地“火眼”實驗室100 餘個(分佈在全球30 餘個國家和地區),積極探索其向常規核心業務轉化,海外拓展加速。

成長性:2021-2025E 常規業務收入CAGR16%,加速趨勢鮮明我們認爲,公司收入成長的主要驅動在於:

(1)降本增效驅動生物醫學、農業育種等應用打開。華大基因上游供應商主要爲華大智造,具有極強的成本優勢(以測序成本看,華大智造測序通量更高,測序成本約爲Illumina 的50%)。2021 年,華大基因將測序成本降至9.99 元起/G,我們認爲,公司成本優勢有望助推更多應用場景的打開,拉動收入增長。

(2)海外渠道快速拓展,全球市佔率有望快速提升。2020 年,全球公共衛生疾控檢測需求快速增長,公司依託全產業鏈優勢,快速推出“火眼”實驗室,2020 年境外收入同比增長1107%。隨着檢測的常態化,“火眼”實驗室的功能逐漸向出生缺陷、腫瘤防控及其他重大的傳感染疾病檢測方向轉變,我們認爲,“火眼”渠道優勢與市場認可度提升下,有望拉動海外常規收入高增長。

海外拓展及下游應用場景打開驅動下,2021-2025E 常規業務收入CAGR16%,加速趨勢鮮明。我們認爲在海外拓展與下游應用拓展驅動下,常態化業務增長或將加速,對應2021-2025 年常態化業務收入CAGR16%,高於2018-2021 年常態化業務5%的收入CAGR,加速趨勢鮮明。

盈利能力:2024 年後淨利率有望提升

我們認爲,公司在非常態需求推動下&海外拓展期已經進行了較高的人員與費用投入(2019-2022 年,公司總員工數量由3585 人提升至4448 人),2023 年隨着非常態化需求的下降,公司人員或有下降趨勢,2023 年期間費用或有所下降,2024年後,隨着海外與新品的逐步放量,規模效應下,期間費用率或有下降趨勢,拉動淨利率提升。

盈利預測與估值

基於上述假設,公司2023-2025 年營業收入分別爲42.07/46.60/53.30 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0.29%、10.75%、14.39%;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00/1.72/2.74 億元,同比增長-87.54%、72.03%、59.26%。我們認爲,公司正處於產品結構與渠道調整期,利潤波動相對較大,建議關注收入增長。參考同樣處於海外拓展或應用場景打開費用投入期的可比公司估值,給出公司2024 年4.5 倍PS,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

業務拓展不及預期的風險;行業競爭加劇的風險;國內外政策變動的風險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