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穆迪:授予中信资源(01205.HK)“Ba2”公司家族评级,展望“稳定”

Duration Finance ·  Jan 30 16:59

久期财经讯,1月30日,穆迪已授予中信资源控股有限公司(CITIC Resources Holdings Limited,简称“中信资源”,01205.HK)“Ba2”公司家族评级,展望稳定。

评级理据

中信资源的公司家族评级反映了其个体信用评估和2个子级的提升,提升依据是穆迪预计该公司在陷入财务困境时获得其母公司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CITIC Limited,简称“中信股份”,00267.HK,A3/稳定)强大支持的可能性较高。

2个子级的支持评估考虑了以下因素:(1)中信资源作为中信股份海外自然资源获得和开发平台的重要地位,以及母公司集团对其的密切控制和监督;(2)如果中信资源违约,则会对中信股份带来较高的声誉风险;(3)母公司的支持记录,如在2015-2017年行业低迷时期向该公司提供的10.3亿美元备用股东贷款和5亿美元股东贷款。

中信资源的个体信用状况也反映了以下方面:(1)在主要油田稳定的生产记录,以及较为多元化的资源组合,包括煤炭和铝;(2)过去两年现金流和杠杆率有所改善,流动性状况良好,穆迪预计该公司将能够在穆迪基础油价假设下保持目前强劲的财务指标。

另一方面,中信资源的个体信用实力受到下列因素制约:(1)公司的石油勘探生产(E&P)业务规模较小;(2)受到碳转型风险和大宗商品行业波动的冲击;(3)扩张计划的执行风险。

中信资源是中信股份的海外子公司,专注于资源开发,隶属于集团五大战略产业之一的先进材料板块。集团的其他战略板块包括综合金融服务、先进智能制造、新消费和新型城镇化。

中信股份对中信资源的经营和财务战略实施强有力的监督,任命中信资源董事长,并对重点项目规划进行初审和最终审批。中信资源与中信集团共享中信品牌,如果该公司违约,集团将面临很高的声誉风险。

中信股份在提供备用流动资金贷款和股东贷款方面有着良好的记录,在2015-2017年的行业下行周期中,共提供了约15亿美元的贷款。

中信资源的生产资产分布在中国、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生产的主要商品包括原油、天然气、煤炭、铝土矿、氧化铝和铝,同时开展以能源大宗商品为主的贸易业务。

中信资源的总收入在2021年和2022年分别增长了53%和35%,而前两年则平均每年下降20%,反映了在此期间大宗商品价格的高波动性。

穆迪预计,2023年中信资源的总收入将下降28%至42亿港元,2024年将有所增长。收入缩减的主要原因是原油价格低于2022年,以及该公司2023年的贸易收入有限。

穆迪预计,2024年和2025年布伦特基准油价将分别进一步降至70美元/桶和65美元/桶,而2023年为85美元/桶。尽管如此,中信资源不断增长的贸易收入将足以抵消其石油勘探开发业务的持续下降,从而使其2024年的总收入有所增长。

中信资源的调整后EBITDA利润率随着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在过去五年中介于-3%和49%之间。基于上述原油价格假设,穆迪预计该公司未来12-18个月的EBITDA利润率将保持在20%-22%之间。

得益于更强劲的现金流和中信股份稳健的战略监督,该公司截至2023年6月的调整后总债务降至19亿港元,而六年前则超过70亿港元。

因此,截至2023年6月的一年期间,该公司杠杆率(按照穆迪调整后的债务/EBITDA之比衡量)从2017-2021年期间的2.0倍-5.0倍改善到1.2倍。截至2023年6月的12个月内,其留存现金流(RCF)与债务比率增至约50%,而2021年之前则低于20%。

穆迪预测,在未来12-18个月内,该公司的杠杆率将保持在2.0倍以下,留存现金流与债务比率将保持在40%-45%之间,这是基于穆迪对当前油价的假设,以及对中信集团将密切监督中信资源财务规划和经营战略变化(如有)的预期。

中信资源的评级也反映出该公司规模较小,原油年产量约为970万桶,探明已开发储量约为6600万桶。2022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超过50亿桶。

该公司的原油、煤炭和铝等大宗商品产品还面临着更高的碳转型风险,这可能会对其产品需求的长期增长造成压力,反映出替代性清洁资源的消费在不断增长。

中信资源在行业周期中的财务表现反映了大宗商品市场固有波动的影响,这也是评级中考虑的另一个风险因素。

此外,中信资源在资源开发和贸易业务方面的扩张很可能带来重大的执行风险,尽管中信股份强大的控制和风险管理监督可以降低风险。

中信资源的流动性非常好。截至2023年6月,持有16亿港元的现金和类现金项目,加上未来12个月的预期经营现金流,将足以覆盖期间的短期债务、资本支出和股息。

评级还考虑了以下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

中信资源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程度很高,其他商品的生产也涉及能源密集型加工。在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的过程中,这类产品的需求将面临压力,反映出该公司的碳转型风险较高。

在社会风险方面,面临的潜在政策变化可能会影响其大宗商品产品(可能需要跨境运输)的供应链或市场准入。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口老龄化和对清洁能源的大力推动也可能减缓其产品的消费。

中信资源的所有权比较集中,国有企业中信股份持有其59.5%的股权。政府对母公司集团的严格监管以及对中信资源的间接监管缓解了这一风险。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成员的60%,自1997年起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可引起评级上调或下调的因素

稳定的展望反映了穆迪的预期,即中信资源将(1)继续生成正向运营现金流,并通过审慎的资本支出保持其信用指标改善;(2)保持良好的流动性;以及(3)在需要时继续获得母公司中信股份的财务支持。

可能引起评级上调的因素

如果出现以下情形,其评级可能上调:(1)通过成功扩大产量和储量规模,改善其独立信用状况,同时保持生产效率和运营成本以及持续的低杠杆率;以及/或(2)证明其母公司中信股份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

可能引起评级下调的因素

如果出现以下情形,其评级可能有下调压力:(1)母公司支持减弱或所有权稀释;或(2)因大规模债务收购或资本支出或产量和储量规模下降,的信用状况恶化。

表明存在下行压力的信用指标包括RCF/债务持续低于25%,或全周期杠杆比率持续低于1.0倍。

中信资源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能源与自然资源投资控股,从事铝冶炼、煤炭、大宗商品进出口、铝土矿开采、氧化铝精炼。该公司同时从事石油勘探、开发及生产。中信资源是其母公司中信股份主要的自然资源及能源业务子公司。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