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亏损过亿,脱欧向美,瑞士光伏制造龙头梅耶博格股价暴跌

TMTPost News ·  Jan 18 16:48

梅耶博格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工厂,图片来源@梅耶博格官网

当地时间1月17日,瑞士光伏电池、组件制造龙头梅耶博格(Meyer Burger Technology AG,MBTN.SW)股价暴跌,开盘后一度接近腰斩,创下了该公司IPO以来最大盘中跌幅,最终收跌32.57%。

近年来,包括我国A股市场在内,光伏上市公司的日子普遍“不好过”,梅耶博格此次暴跌和近期相关动向,不仅体现出其自身及全球光伏业承受的压力,背后也折射出欧洲制造的困境和业内对美国市场的高预期。

经营状况持续恶化,2023年亏损过亿美元

根据梅耶博格官网信息显示,该公司成立于1953年,早期主要在瑞士经营钟表机械设备业务。1990年代末,梅耶博格转为股份制公司,同时开拓了太阳能设备制造业务,随着全球太阳能产业的兴盛,相关业务也逐渐成为了“中流砥柱”,通过在欧洲、亚洲和美洲市场的广泛布局,公司成为了知名的跨国企业,并于2006年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近年来,梅耶博格的业务重心集中在光伏电池、组件的制造上,在PECVD(镀膜)领域的产能居于全球前十,在异质结(HJT)电池、组件方面也有较深入的布局。

虽然是光伏行业的“老牌玩家”,但在2010年代初的高增长后,随着我国光伏行业的进一步崛起及欧洲市场的竞争加剧,梅耶博格的业绩和股价表现一直较为惨淡,2017年后更是长期处于1瑞士法郎以下的低迷状态。自2024年开年到当地时间1月16日,该公司股价已经跌去了近30%,1月17日,公司对2023年财务情况进行预披露,大幅亏损的表现再次重挫股价,导致了单日暴跌32.57%的“惨剧”

根据梅耶博格披露的相关信息显示,2023年公司销售总额预计为1.35亿瑞士法郎(约合1.565亿美元),营业亏损至少1.26亿瑞士法郎(约合1.458亿美元),年末现金头寸约为1.5亿瑞士法郎(约合1.736亿美元)。

对于去年业绩的大亏,梅耶博格在分析原因时主要提及了三点,一是中国产能在急剧过剩的情况下加速出口至全球市场;二是美国和印度实施的更加严苛的贸易限制措施压缩了当地市场份额;三是包括上述现象及其他多种因素叠加,导致了公司传统上的“主战场”欧洲出现严重供应过剩,市场扭曲打击了销量及利润

虽然2023年的详细财报和分析要三个月后才能出炉,但从去年8月公布的半年报和往期情况来看,梅耶博格利润的大幅走低和库存跌价的计提折旧无不显示出欧洲市场的激烈竞争和“降价潮”影响,彼时,该公司同样将原因归结为中国过剩产能的冲击和欧盟市场“不设防”的监管疏漏。

计划关闭德国最大组件厂,曾呼吁欧盟限制中国组件

梅耶博格对欧洲市场的“抱怨”不仅停留在嘴上,随着业绩预报同时披露的,还有计划关闭其位于德国弗莱贝格的光伏组件厂的消息。该工厂是目前欧洲最大的组件厂之一,根据梅耶博格披露的消息,如果该工厂关闭,将有接近500个工作岗位受到影响。目前,此项计划还未正式落地,但预计2月份就会达成最后决议,4月初大概率会执行相关计划。

近年来,虽然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国家多数致力于推动光伏制造本土化,但欧洲本土厂商面对我国光伏产品,在产业链效率、成本方面都有较大劣势,而且,随着欧洲市场愈发激烈的竞争态势,不少光伏企业持续经历着业绩、股价的“双杀”。再加之欧洲各国相关激励措施的不确定性,种种因素影响下,像梅耶博格这样战略性地撤出欧洲市场的决定并不罕见,而路透社报道援引业内人士分析称,该公司关闭工厂的决定将对德国光伏制造业甚至欧洲整体的清洁能源战略都形成不小的打击

值得注意的是,梅耶博格近年来曾努力推动欧盟加强监管,限制我国组件的出口,2023年9月也与多家欧洲制造商一起联署了对欧盟的公开信,呼吁欧盟调查限制“中国组件以不可持续的低价威胁欧洲光伏制造业的行为”

在有着高增长预期的光伏业面临现实中竞争白热化、“肉搏战”等困境之际,欧洲制造商类似上文所述的“施压”行为也越来越频繁,有业内人士担心,在本土激励计划进展不佳、欧洲制造商流失之际,欧盟或许真的会进一步加码限制措施,进而影响我国光伏产品出口。

业务重心继续向美国转移,异质结产品被寄予厚望

从欧洲市场“撤退”的同时,梅耶博格也同时宣布,未来业务重心将放在美国市场

目前,梅耶博格在美国的总部位于亚利桑那州的Goodyear城,去年陆续宣布将建立亚利桑那州Goodyear初期规划产能为2GW的HJT组件项目,以及向其供应电池的科罗拉多州斯普林斯电池产线

Goodyear组件项目主打高性能的异质结技术,是新型产能的主要方向之一,梅耶博格对该项目也寄予厚望。公司首席执行官Gunter Erfurt近期公开表示,该项目既能够充分利用公司的技术领先优势,又能够从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得到有利的政策、补贴、激励支持。目前相关项目的订单量已达到5.4GW的水平,预计在2024年第二季度会继续扩产,到2026年或能贡献约2.5亿瑞士法郎(约2.892亿美元)的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

根据钛媒体APP此前报道,由于《通胀削减法案》的支持和颇为可观的市场增长潜力,美国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光伏制造商在其本土建厂(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前五国家出炉,对我国企业出海策略有何参考价值?)。2023年,我国光伏组件龙头晶澳科技、阿特斯、天合光能均首次赴美建厂,再加上此前已有布局的隆基绿能和晶科能源,我国“组件五巨头”实现了“在美聚首”。而晶澳在美国的首个组件厂就设在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与梅耶博格的产线可以说是“邻居”,二者也都享受亚利桑那州的可再生能源激励政策,并成为了解决当地就业问题、发展绿色产业的标志性项目。

不过,虽然在现行政策下美国本土产能面临的进口竞争压力较小,但毕竟其生产成本较高,且政策端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随着资金、产能的进一步涌入,美国这波建厂潮的结果如何尚有待观察。对于我国光伏企业的出海策略来说,在把握美国市场机遇的同时,同样需关注竞争对手的策略和整个市场的变化及风险。(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胡珈萌,编辑|刘洋雪)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