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开源证券:中国恢复煤炭进口关税 进口煤价格优势减弱或致进口煤减量

開源證券:中國恢復煤炭進口關稅 進口煤價格優勢減弱或致進口煤減量

智通財經 ·  01/15 15:06

若2024年海內外煤價差逐漸收斂,進口煤炭價格優勢減弱,將導致中國進口煤存在減量預期。

智通財經APP獲悉,開源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1月1日起,中國恢復煤炭進口關稅,雖然進口澳大利亞、印尼煤炭適應協定稅率爲0,但對來自包括俄羅斯、美國、南非、蒙古等在內的其他國家進口煤將徵收關稅。2023年1-11月中國進口動力煤主要來自印尼(佔61%)、俄羅斯(佔17%)和澳大利亞(佔13%),進口煉焦煤主要來自蒙古(佔52%)和俄羅斯(佔26%),因此進口關稅恢復對俄煤和蒙古煤影響更大。若2024年海內外煤價差逐漸收斂,進口煤炭價格優勢減弱,將導致中國進口煤存在減量預期。

開源證券觀點如下:

12月煤炭進口創單月曆史新高,煤炭進口關稅恢復或是重要催化

2023年12月中國進口煤及褐煤4729.7萬噸,同比增長53.0%,環比增長8.7%,繼11月中國煤炭進口量攀升至單月曆史第三後,12月進口量一舉創下單月曆史新高。由於海外煤炭供增需弱及中國執行煤炭零關稅政策,2023年國內煤炭進口量增價減,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3年1-12月中國累計進口煤及褐煤47441.6萬噸,同比大增61.8%,進口煤及褐煤金額爲3723億元,2023年煤炭平均進口成本爲785元/噸,同比下降19.5%。自2024年1月1日起中國恢復煤炭進口關稅,進口煤炭成本將有所提高,一定程度上催化了煤炭進口貿易商在11、12月提前採購煤炭需求,煤炭進口量結束9-10月環比下降並實現超預期增長。

2023年海外煤炭供增需弱格局或在2024年扭轉,預計進口煤將減量

從供給端來看,據IEA對海外主要煤礦項目梳理,2023年海外新增煤礦投產產能約爲15690萬噸,此後預計將降至3050、7330、5310萬噸;2023年1-11月在中國煤炭主要進口來源國中,印尼(佔比47%)2023年煤炭實際產量爲7.7億噸,其設定的2024年煤炭目標產量僅7.1億噸;俄羅斯(佔比22%)1-11月鐵路向港口裝運出口貨物中煤炭已佔53.9%,且運往遠東港口方向煤炭增速遠低於運往西北港口方向,向中國出口煤炭難有放量;蒙古(佔比14%)當前鐵路運力仍是制約量增的主要瓶頸。從需求端來看,以發達國家爲主的國家或減緩“去煤化”進程以防範短期能源供應短缺風險,從而支撐全球進口電煤需求;近年來以印度、印尼爲代表的新興經濟體煤炭需求高漲,印度煤炭部預測FY2022-23至FY2029-30(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印度煤炭需求將由10.29億噸提升至14.48億噸,印尼能源與礦產資源部則預測2024年發電行業將消耗煤炭1.7-1.8億噸,高於2023年的1.61億噸,製造業等其他工業用戶將消耗煤炭3000萬至3500萬噸。由此來看,2024年國際煤炭供增格局較2023年或將實現扭轉,海外供給增量不明顯而需求增長,或將導致中國進口煤量下降。

中國恢復煤炭進口關稅,進口煤價格優勢減弱或致進口煤減量

2023年中國進口煤炭數量高增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中國延長煤炭零進口關稅政策。2024年1月1日起,中國恢復煤炭進口關稅,雖然進口澳大利亞、印尼煤炭適應協定稅率爲0,但對來自包括俄羅斯、美國、南非、蒙古等在內的其他國家進口煤將徵收關稅(其中最惠國稅率是:無煙煤、煉焦煤、褐煤爲3%,其他煤爲6%)。2023年1-11月中國進口動力煤主要來自印尼(佔61%)、俄羅斯(佔17%)和澳大利亞(佔13%),進口煉焦煤主要來自蒙古(佔52%)和俄羅斯(佔26%),因此進口關稅恢復對俄煤和蒙古煤影響更大。按2023年12月底俄5500K動力煤到綏芬河口岸、俄主焦煤到京唐港、蒙古焦精煤到甘其毛都價格計算,進口關稅恢復將分別增加44元/噸、68元/噸、54元/噸進口成本。若2024年海內外煤價差逐漸收斂,進口煤炭價格優勢減弱,將導致中國進口煤存在減量預期。

風險提示:全球煤炭超預期供給、需求不及預期,煤炭進口關稅下降等。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