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獲政策助力,航運業或「揚帆起航」?

Finet News ·  Dec 14, 2023 19:10

航運業迎政策利好!

12月13日,交通運輸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現代航運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到,加強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全面推進船舶經紀、船舶管理、船舶代理、客貨運代理、助導航服務等航運服務業務轉型升級。加強航運貿易數字化平台應用推廣,強化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進一步提升航運貿易便利化水平。

現如今,數字化已成為全球航運貿易發展的必然趨勢,而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便是航運貿易數字化轉型的有力工具,針對航運貿易業務場景復雜、鏈條長、貨值高等特點,其可以提升航運貿易運作的安全和效率,這對航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受消息刺激,12月14日,港股部分航運股明顯拉漲。截至收盤,亞洲能源物流(00351.HK)大漲逾9%,海豐國際(01308.HK)、太平洋航運(02343.HK)漲超3%、青島港(06198.HK)、中遠海控(01919.HK)等股紛紛跟漲。

航運業加速轉型

眾所周知,航運業是一個周期性行業,過去兩年,在地緣政治動蕩、疫情反復、船舶周轉率下降等因素影響下,航運業歷經了前所未有的考驗。

站在當前時點,儘管全球航運形勢依舊不容樂觀,但船企積極面對改革,不斷夯實基礎、破浪前行,成為整個行業中的一抹亮色。

據悉,全球航運商業網絡(GSBN)是一家在中國香港注冊成立的獨立非盈利技術聯盟,由中遠海控子公司中遠海運集運聯合8家全球知名航運業企業組建,旨在促進全球航運和貿易的數字化轉型。

正式營運至今,GSBN已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它讓國際航運的各個參與方,通過區塊鏈網絡來流轉電子提單,確保了提單内容和流轉的真實性,大幅簡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協作效率。基於電子提單的「無紙化放貨」,讓海運單證的辦理時間從幾天縮短到幾小時。

除此外,中遠海科作為全國第一大海運集團旗下數字化服務商,其航運數字化產品「船視寶」是上海數據交易所首批掛牌產品。

今年4月份,中遠海科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船視寶平台已研發出一系列大數據產品,總體分三個方向,第一是面向船舶和船隊管理服務;第二是面向全球供應鏈的服務;第三是航運大數據分析服務,通過航運大數據分析可以生成各類航運運營相關指標。

顯然,航運業已處在轉型的關鍵窗口期,數字化是重要突破口之一,為後續發展注入新活力,可持續釋放經營韌性。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海運費提漲或將助力航運業日子回暖。

受巴以衝突等地緣政治關系影響刺激,地中海1月在亞歐航線宣漲運價至1650美元/TEU和3000美元/FEU;疊加12月上旬貨量環比11月明顯上行,本輪漲價支撐更強。

此外,赫伯羅特首席執行官Rolf Habben Jansen本周亦直言,為了覆蓋船公司的更高運營成本和航運業新的碳排放費用,2024年海運費將需要上漲25%。

船舶制造周期上行

在航運業加速轉型同時,我國船舶制造也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統計,今年1月至10月,中國船舶工業新承接船舶訂單量6106萬載重噸,同比增長63.3%,佔全球新船市場份額達67%;完工交付3456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2%,佔全球市場份額達49.7%;手持訂單13382萬載重噸,同比增長28.1%,佔全球市場份額達54.4%。

不難看出,中國三大造船指標均實現全面增長,這也使得我國在國際上的市場份額繼續領先。

上海市船舶與海洋工程學會理事長邢文華表示,造船行業逐漸向亞洲轉移,亞洲向中國轉移,這是一種趨勢。今年我們主要的造船企業接單已經接到了2027年,甚至2028年,有很多的新能源船舶建造企業陸續地接到訂單。

企業方面,中國船舶於12月上旬才披露,其全資子公司外高橋造船與控股子公司廣船國際當日在國際海事會展現場分别與Seaspan Corporation及韓新海運公司簽訂了多艘10800車LNG雙燃料汽車運輸船(PCTC)新造船合同,合同總金額約14.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4億元。

當然,除中國船舶外,從去年開始,包括江南造船、大連造船、招商工業以及揚子江船業在内的四家船廠在獲得GTT許可後均陸續開始承接了大型LNG船訂單,在龐大「訂單潮」驅動下,船舶制造將很快迎來景氣周期。

國金證券指出,船舶行業大周期復蘇,擴張需求+替換需求+環保需求推動新造船周期上行。前10月造船三大指標同比全面增長,且新造船價格持續上行。全球造船格局集中,中國船企份額進一步提升。

浙商證券研報指出,目前船舶行業隨箱船新增+油船新增、置換需求持續高增長,周期目前已經底部反彈,處於景氣上升期;後續幹散船作為存量最大的一種主力船型,BDI指數上漲或帶來新增及置換需求加速。考慮到指數受全球宏觀經濟等多因素影響,明年指數上漲存在不確定性,判斷後續船舶新增訂單增速可能放緩;但由於供給收縮、擴產困難,供需緊張或驅動船價持續創新高,周期長期有望震蕩向上,高景氣度持續,多家公司業績彈性大。建議關注:中國船舶、中船防務等。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