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锦江酒店甩“包袱”,酒店涨价的好日子可能还没完

wallstreetcn ·  Oct 13, 2023 12:00

酒店行业终于在2023年迎来了好日子。

国人报复性出行的高涨热情催生出节假日高昂的房价,帮连锁酒店们顺利扭亏,也顺便把大学生们都逼成了特种兵。

今年上半年,锦江酒店(600754.SH)、华住集团(1179.HK)和首旅酒店(600258.SH)齐齐扭亏,锦江酒店和华住集团甚至比2019年同期赚的更多。

究其原因,疫情三年导致非连锁的中小酒店大量出清,关店容易开店难,这才有了供需失衡下的天价酒店频出。根据中国饭店协会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住宿业设施36.13万家,仅为2019年的59%。

不过,就在酒店业收获的时节,国内龙头锦江酒店却想要剥离部分连锁酒店资产做“减法”。

10月10日,锦江酒店发布公告称,计划在上海产交所挂牌转让时尚之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时尚之旅”)100%股权,锦江酒店计划以不低于评估价值16.6亿元作为挂牌底价将其出售转让。

公开信息显示,时尚之旅系锦江酒店(彼时的锦江股份)2013年收购而来的酒店品牌,合计有21家门店,收购完成后,时尚之旅被翻牌为“锦江都城”品牌运营,锦江酒店也由此切入中端酒店市场。

尽管锦江酒店已经坐拥15个中高端酒店品牌,只有21家门店的时尚之旅显得也并非不可或缺。这似乎并不符合酒店业存量竞争和纷纷发力中高端的大趋势,今年上半年,时尚之旅仍可为锦江酒店分别贡献营收1.04亿元和净利1124.86万元。

锦江酒店在手运营十年后,不再时尚的时尚之旅怎么就非卖不可了?

意在轻资产运营

对于旗下有超万家酒店的锦江酒店来说,为何21家时尚之旅酒店还是显得有些太“多”了。

作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大酒店集团的锦江酒店近年来始终以轻资产模式实现快速扩张。而时尚之旅酒店均为直营模式,已不再契合锦江酒店轻资产连锁化扩张的需求。

2013年,锦江酒店开业的加盟酒店数量有589家,占比为71.1%,而到了2022年,锦江酒店的加盟店占比足足提升23.6个百分点至94.7%。

轻资产运营模式对连锁酒店来说好处有二:

一方面,一座城市适合开酒店的点位有限,加盟模式的扩张速度更快,能够在更短时间内抢占市场,品牌方有相对更稳定的收入,也将部分风险转嫁给加盟商。

另一方面,凭借加盟模式迅速积累起的规模优势,为酒店提供了在成本上更大的优化空间。

据华住集团的授权传记作品《未尽之美》,在规模扩张下,全季的床头柜造价就从500多元降至280元,某品牌床垫采购价更是从6999元降至1263元。

门店全部直营的时尚之旅,显然并不符合锦江酒店的轻资产运营策略。

锦江酒店公告显示,计划以不低于评估价值16.6亿元作为挂牌底价转让时尚之旅100%的股权,若按底价计算,预计可得4.2亿元收益。同时,锦江集团表示,此次转让时尚之旅100%股权,有利于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盈利能力,提升主营业务经营能力和增强持续发展能力,符合其轻资产发展战略。

据华泰证券分析师梅昕的研报,其认为不排除锦江酒店出售资产,但保留时尚之旅酒店的经营管理权的可能,优化其盈利能力。

华泰证券或意指存在锦江酒店的大股东接盘时尚之旅的可能。

这在2010年时就有先例,彼时锦江资本将包含锦江之星等经济型业务注入锦江酒店,同时接盘了锦江酒店的新雅大酒店、锦江汤臣等星级酒店资产。

信风(ID:TradeWind01)就此致电锦江酒店方面,询问是否已经有意向接盘方,未来是否继续运营时尚之旅事宜。对方仅表示目前为预挂牌阶段,后续有进展将做进一步公告。

当信风问及出售时尚之旅是否与公司中高端化战略相背时,对方表示这并不矛盾,出售时尚之旅意在进行资产优化和资产配置,并未对大股东是否有意接盘时尚之旅做出回应。

连锁酒店的好日子

熬过疫情的酒店业好日子才没过多久转身就成了价格“刺客”,频频登上微博热搜,但酒店变贵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根本原因在于,酒店业的供给端正逐渐集中,头部连锁酒店通过加盟模式实现扩张并正逐渐掌握行业的定价权,几乎以一己之力促成了酒店越卖越贵(中高端化)。

疫情期间中小酒店供给的出清则加剧了这一趋势。

根据中国饭店协会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住宿业设施36.13万家,仅为2019年的59%。

反观连锁酒店龙头们却在趁机狠狠扩张。

锦江酒店、华住集团和首旅酒店分别在过去三年间新开3114、2793和1532家酒店,2019年三家CR3仅为37.83%,但到了2022年就达到了43.47%。

连锁酒店疯狂扩张的同时也不忘提价,各家纷纷发力中高端酒店。一边借用不同品牌做出差异化,一边将既有的老品牌的酒店不断进行升级改造,通过提价的方式提高RevPAR(每间可供租出客房产生的实际平均实际营收)增厚利润。

据开源证券分析师初敏的研报,以深圳宝安中心店为例,改造后维也纳不仅单房运营成本降低了30-40元,RevPAR也提升了31元。

2022年,锦江酒店新增中端酒店的客房数量占比超六成,旗下中高端主力品牌的维也纳升级到了5.0版本。但相比华住集团中高端直营店高达219元的RevPAR,锦江酒店仅有186元,差距明显。

信达证券分析师刘嘉仁预计,淘汰持续亏损的经济型直营店、加快老旧门店升级改造、提高中高端直营店数量占比,是锦江未来改善直营店业绩的关键途径。

今年,锦江酒店、华住集团和首旅酒店纷纷计划新开千家以上新店的乐观预期,似乎正预示着酒店变相涨价将是常态,而节假日“酒店刺客”数量减少,恐怕还是要指望上述三家的更多供给投放到市场。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