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软通动力(301236):数字化创新业务韧性足 坚持创新引领

軟通動力(301236):數字化創新業務韌性足 堅持創新引領

中航證券 ·  2023/08/28 00:00

事件:公司 2023H1實現營業收入85.80億元,同比-7.59%;歸母淨利潤 2.03億元,同比降低52.88%;扣非淨利潤1.43億元,同比下降63.21%。

數位化創新業務穩中有升,金融科技與智慧汽車領域取得突破。

公司持續聚焦數位化創新業務方向, 著力培育健康成長新動力。報告期,從業務收入結構看:數位化創新、通用技術、數位化運營服務分別實現收入38.49 億元(+4.75%)、39.67 億元(-17.47%、)、7.62億元(-4.95%),收入佔比分別為 44.86%、46.24%、8.89%。數位化創新收入佔比近半,穩中有升;通用技術收入受市場經營環境影響,短期內下滑明顯;數位化運營服務收入略有下滑,相對穩定。在數字化創新業務方向持續深耕,簽約多個千萬級諮詢專案。成為某大型通信設備企業人工智慧與盤古大模型核心交付與全棧式服務夥伴;構建雲諮詢與集成、雲原生開發、數據智慧、AI及大模型、IOT集成、雲管理、雲安全在內的端到端服務能力;全面參與 OpenHarmony專案共建,2023OpenHarmony專案群代碼貢獻TOP4;工業互聯網方面打造汽車物流管理系統(LMS)等標桿專案,與工業互聯網國家級雙跨平臺達成戰略合作。從行業收入結構來看:通訊設備、互聯網服務、金融科技、高科技與製造分別實現收入35.26 億元(-20.07%)、16.18億元(-10.52%)、19.93億元(+19.36%)、11.10億元(+3.35%)。

金融科技領域,深度參與國內銀行尤其是大型金融機構的數位化建設工作,與保利、哈電、華能等近20家央國企財務公司簽訂新一代票據系統建設專案。數位能源方面,圍繞綜合能源服務與遼寧省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定,全資成立遼寧軟通智新科技有限公司,推進在遼寧省級虛擬電廠、充換電站的建設和運營等業務領域的發展,啟動了虛擬電廠營運平臺、換電站APP及系列新能源並網設備的研發。智慧汽車領域,新簽約賽力斯汽車等20多家客戶,中標吉利、嵐圖、神龍汽車等重大專案,並與多家知名汽車廠商達成深度戰略合作。我們認為,公司轉型升級發展方向明確,並且在數字化創新業務及重點行業、重點客戶等方向均取得相對突破。調整、蓄勢、著眼未來,以時間換空間,未來其戰略規劃成效或將逐步得到體現。

順應大模型時代趨勢, 搶佔 AIGC發展機遇。

報告期,公司與華為雲、阿裡、百度、微軟、騰訊等客戶開展大模型深度合作,成為華為雲盤古大模型首批合作夥伴、昇騰 AI大模型聯合創新夥伴、百度文心千帆大模型平臺生態夥伴、阿裡通義千問首批產業戰略合作夥伴,首批接入微軟 Azure 雲GPT-4,並  成為昇思 MindSpore 開源社區理事會首批成員單位。與人工智慧廠商開展生態合作,構建基於大模型的智慧客服、智慧審核等解決方案;與互聯網及IT大客戶合作,構建基於 AI+AR技術的智慧互動體驗、基於 AI+智慧視頻技術的智慧 Vlog 體驗等解決方案同時,通過將 AI 大模型融入業務運營管理數位化平臺,如業務數據管理平臺、需求管理平臺、人力資源供給平臺(i 力聘),進一步加強自身業務運營與管理的數位化與智能化應用,提升業務交付與運營支持效率。公司全面升級 AI戰略,加速構建“算力、算法、數據”三位一體的硬科技創新生態,以及包括AI諮詢、AI模型開發、AI數據治理與安全、AI計算中心運營等為核心的專業AI服務能力。

構建端到端雲智慧服務能力,海外市場業務有進展。

公司構建包括雲諮詢與集成、雲原生開發、數據智慧、AI 及大模型、IOT 集成、雲管理、雲安全等在內的端到端服務能力,形成“1+3+N”服務體系。1即雲專業服務,包括雲諮詢、雲遷移、雲運維能力底座;3包括雲服務能力專家庫(大數據、資料庫、安全、AI、雲原生等)、雲工具(多雲管理、容器、DevOps、資料庫工具、遷移和運維工具等)、行業解決方案;N 是面向保險、銀行、電力、醫療、教育、製造等行業客戶提供服務。為更好地滿足客戶在深度雲化方面的需求,持續加大在基礎設施雲原生化、應用現代化、數據智慧、AI大模型等雲原生產品及服務方面的投入,積極推動雲原生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在雲原生工具產品研發領域,重點推出了多雲管理平臺、容器平臺、DevOps 平臺、多雲資料庫管理平臺、iSSCloudITSM一體化運維平臺、雲上中臺重明3.0、軟通天璇 2.0MaaS平臺等。雲智慧國際業務取得進展,在新加坡與雲廠商和當地運營商的合作深入推進,在馬來西亞的交付中心規模不斷擴大;成功與出海和本土客戶合作,將國內的雲智慧行業經驗和成熟案例複製到海外市場。

投資建議

我們認為,公司轉型升級發展方向明確,並且在數字化創新業務及重點行業、重點客戶等方向均取得相對突破。調整、蓄勢、著眼未來,以時間換空間,未來其戰略級規劃成效或將逐步得到體現。預計公司2023-2025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94.86億元、213.55億元、238.02 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0.34 億元、11.78億元、13.06億元,對應目前PE分別為18X/16X/14X,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預期;技術迭代加快;市場競爭加劇。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