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谁在买万元小电驴?

TechWeb ·  Jun 28, 2023 09:38

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有组数据很有意思,2021年我国电动两轮车保有量达到3.4亿,粗糙换算一下,就是每四个中国人,就有一个人拥有一辆小电驴。

这当然和小电驴本身火热的需求离不开。以广州为例,根据《2021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显示,2020年广州单程平均通勤时间为38分钟,平均通勤距离为8.7公里。通勤距离5公里以内的比重,广州为52%。无论是上下班的通勤,还是日常购物采买,在这个以“家”为中心的“最后十公里”的圆圈里,小电驴称得上当之无愧的刚需。毕竟一旦你尝过了小电驴迎面吹拂的风儿超甜,就大概率很难忍受其他交通方式比如地铁人挤人的汗水超咸。

不过和大部分90后记忆中的小电驴不同,过去3000元就称得上豪华的两轮电动车正在变得高攀不上,比如售价19990元的雅迪高端车型 VLFYG100MAX、售价21499元的九号E200PMK2。雅迪联合保时捷在欧洲推出的VF F200电动摩托售价甚至来到了6000欧元,折合人民币大约4.7万元,超过了微型电动汽车宏光MINI3.28万元的起售价。

big

事实上,两轮电动车高端化不是新鲜话题了。早在2012年,当时的行业老二雅迪就喊出了喊出了“雅迪、更高端的电动车”的口号,把电动车的价位推上了4000元的高位。而在智能化的浪潮下,小牛、九号等新玩家们则把小电驴的价格卖的更高。

但从结果上看,消费者们对于高端两轮电动车并不买账。据鲁大师数据实验室统计,虽然九号公司、小牛电动在2022年分别拿下了5000元以上两轮电动车线下销量的第一、二名,但最高年销量未能突破10万辆。

为什么?

高端化不走不行

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搞清楚一个问题:两轮电动车的玩家们为什么这么热衷于高端化。

两轮电动车的需求诞生于2001年。由于环境保护和交通安全的需要,“禁摩令”开始在各个城市施行,作为替代品的两轮电动车因此迅速风行,2010年,两轮电动车产量首次超过摩托车。

按理说,这个行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应该是红海一片,但2018年5月17日,《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强制性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的发布,对电动车的分类、车速、重量等核心参数都设置了强制性的指标。按照官方数据,2019年两轮电动车保有量为3亿辆,约70%不符合新国标的要求。

CCC认证和电摩生产资质等行政要求则加速了行业的出清,电动两轮车厂商从2013年的约2000多家减少到了2019年的约110家。

两者影响之下,两轮电动车市场直接从红海切换到蓝海。

但当下,《新国标》带来的红利正在逐渐见顶。从整体市场来看,虽然2020年两轮电动车销量增速一度高达29.3%,但很快在次年回落。据东吴证券统计,2022年结束新国标过渡期的省份两轮电动车保有量占全国的42%。由新国标实施带来的第一波换车高峰,已在2022年结束。

big

当下两轮电动车的底层逻辑还是典型的制造业,盈利严重依赖规模效应,联手拿下行业将近一半份额的爱玛和雅迪的毛利分别为16.36%和18.08%,净利分别为9.00%和7.4%。

当红利削减,行业玩家们的增速也不可避免的放缓。以行业龙头雅迪为例,2022年雅迪营收年增长为15.17%,同比下滑了超24%。

同时过去几年,新能源浪潮如火如荼,相关上游原材料比如锂的价格变化幅度很大。这也意味着转型高端是厂商们不得不做的选择。转型高端不仅可以脱离竞争激烈中低端市场,提升毛利率,也有益于厂商们在市场竞争中扩大优势,消化来自上游原材料的成本压力。

小电驴如何高端?

去年伯虎财经有位朋友也选择买了一辆小电驴,但并不是大家熟知的爱玛、雅迪或者是九号、小牛,而是本田。

big

这款售价5999元的两轮电动车在造型上继承了Honda DAX的经典设计,和上文提到的两款其他品牌的高端产品颇为不同。

那么,小电驴该怎样高端?

长期以来,两轮电动车的高端化和智能化是紧密绑定的。主要的升级包括IOT物联网,比如和手机APP互联,远程解锁和共享钥匙等;还有GPS/北斗等定位系统,可以帮助用户定位车辆和运行轨迹,更好的防盗,同时还配备一些AI,比如语音交互等。

其次则是在电池续航等指标上的创新。比如2018年,雅迪推出了TFAR石墨烯电池。相比普通铅酸电池,其循环寿命长达1000次,是前者的三倍,在-20℃的极寒环境下也能正常充放电。2020年,依靠着全新自研的石墨烯电池和成体系的TTFAR增程系统,雅迪直接把“冠能”系列的价位定在了3499-6999元的价格带。

坦白来说,这样的操作有用,但是用处没有那么明显。相比2021年,雅迪和爱玛在2022H1的单车ASP和单车净利润有一定提升,两者的单车ASP分别从1940元和1795元提升至2233元和1887元,单车净利润从99元和78元提升至146元139元。

但从财报上看,雅迪定位最高子品牌VFLY的销量并没有体现。而今年3月雅迪旗下高端品牌“冠能”的三款新品——雅迪冠能摩登、奢想Q9、探索X7,仅有起售价为5990的探索能称得上高端。伯虎财经还注意到,此次的新款价格也明显低于去年9月发布的冠能E9 GT大师版。

而高端不好卖,销量靠中低端也不是雅迪一家的问题。由于缺乏销量规模,去年第四季度,小牛净亏损达3713万元。九号公司的净利率由7.49%跌至了2.23%。

问题还是出在产品端。从体验上来看,市面上大部分高端两轮电动车的优势基本集中在续航、触摸屏和定位系统这些方面。和一些中端产品比,高端小电驴的优势就更少。换句话说,高端电动车并没有表现智能驾驶解放双手那样的、出不可替代的溢价。

从用户认知来看,目前小电驴的购车价格主要集中在3000-5000元价位,出行便捷、省时省力以及成本低等因素还是车主们购买小电驴的主要原因。

不过目前除了城市通勤、其他交通工具接驳等日常高频场景之外,消费者对电动两轮车的需求还延伸到了跑山、越野、骑行社交等个性化出行场景。当两轮电动车不再局限于出行,而是延伸出兴趣、运动等具有社交货币属性的定位,也意味着其从日用品向时尚单品的转变。

有行业人士表示,未来两轮电动车的高端市场可能会更细分,比如前文提到的更具速度感和操控感的电动摩托:

“现在新品牌基本上不做传统车型。对于传统企业也不会放弃高速电摩等细分品类,这些高客单价产品,未来可以拉升整个品牌的价格。未来市场面临下行,多品类必然要做。”

海外是新机遇吗?

受益于“碳中和”,各国纷纷出台了电动两轮车补贴政策。2017年:越南河内市议会决定在2030年彻底禁止摩托车上路;2019年8月印度电动车相关税率从12%下调至5%,且消费者将获得15万卢比所得税减免。印度提出自2023年起,所有在售的三轮车将全部转型为电动车。自2025年起,所有在售的150CC以下的两轮车将全部为电动车。

big

根据沙利文研究预测,从 2023 年到 2026 年,全球电动两轮车的从需求将从7060 万辆增长至 9800 万辆,整体年化复合增速 11.6%。其中国内市场从 5730万辆增长至 7350 万辆,复合增速 8.7%;海外市场从 1330 万辆增长至 2450万辆,复合增速 22.6%。海外市场总体占比从 2023 年的 18.8%提升至 2026年的 25%。

海外市场正在被许多两轮电动车企业视为第二增长曲线的必争之地。

以雅迪为例,2007年雅迪就开始布局海外市场。2014年建立海外第一家雅迪专卖店,进军东南亚、欧洲和北美,建立越南海外代理品牌工厂。

去年7月,雅迪就在西班牙举行全球品牌焕新发布会,推出了和保时捷设计工作室合作的VFLY F系列的首发旗舰车型——战斧隼VF F200,当时官方售价为27999元。

不过根据德勤的《电动两轮车行业白皮书》显示,目前中国两轮车海外市占率还是较为弱势,出口增速没能跑过整体市场增速。一方面,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不同,需求也不一样。比如东南亚更青睐续航长、价格低廉的品类,而欧洲市场更重视设计和品牌能力等。这更多考验的是企业在海外品牌建设、供应链全球化和海外渠道的开发等。

随着行业进入存量竞争,单靠新车销售很难撑起厂商们的发展。如何把价值链延伸到中上游产业链和用户全生命周期服务例如维修、改装、电池回收等,将是更重要的比拼,对于厂商们而言,这比拼的是更加长期的定力。

参考来源:

1、连线出行:高端车降价,雅迪认清现实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