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海正药业(600267)点评:生物药估值初步彰显 CSO平台价值开始体现

海正藥業(600267)點評:生物藥估值初步彰顯 CSO平臺價值開始體現

太平洋證券 ·  2018/10/16 00:00  · 研報

事件一:公司公告 ,控股子公司浙江海晟藥業(胰島素資產)擬通過引進社會資本的方式對其實施增資擴股及部分老股轉讓,按照國資管理規定以公開掛牌形式進行。本次增資擴股以及老股轉讓以海晟藥業投前估值不低19 億元為基準,計劃增資規模為不低於8 億元人民幣,老股轉讓不低於6.85 億元人民幣。

事件二:瀚暉製藥與諾華製藥簽署三款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維持治療藥品的《獨家推廣服務協議》,將有償獲得三款藥品的中國區域的獨家推廣權益,有效期為10 年,簽約金2 億元。

事件一點評:

估值符合預期,未來仍有望逐步提升

本次增資投前估值不低於19 億元,符合我們前期判斷的20 億元,超市場預期,初步彰顯公司生物藥研發估值。隨着在研項目陸續完成臨牀試驗&申報生產,預計估值仍將穩步提升。交易完成後公司對海晟藥業持股比例將降至45%,不再合併報表。通過本次交易,海晟藥業獲得了8 億元資金,可滿足在研胰島素後續臨牀試驗&申報費用支出。通過轉讓持有的海晟藥業25.37%股權(按交易完成後持股比例計算)獲取的6.85 億元資金可用於支付胰島素項目未付款、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銀行貸款等,同時實現了胰島素項目前期研發投入回收,將對公司業績將產生積極影響。

市場化程度提升,實現多方共贏

公司現有瀚暉製藥、百盈醫藥和海坤醫藥三大營銷平臺,其中瀚暉製藥主導品種為抗腫瘤、抗感染、心血管疾病用藥;百盈醫藥專注於風濕免疫類生物藥;海坤醫藥為合作代理推廣平臺,公司尚未組建胰島素專業銷售團隊,胰島素的營銷存在短板。在引入戰略投資者後,海晟藥業市場化程度將更高,藉助戰略投資者在行業運營、管理和學術營銷方面的成熟經驗,有望快速完成銷售體系的構建和渠道建設,加快產品放量進程。未來上市公司可將有限的營銷資源繼續集中在現有優勢領域。對於戰略投資者,以較低成本獲得了4 個在研胰島素項目(其中2 個已經進入臨牀III 期)和生產基地。本次交易實現了多方共贏,有助於海晟藥業價值最大化。

在研項目進度領先,臨近收穫期

甘精胰島素和門冬胰島素國內市場合計銷售額近90 億元,受益於糖尿病患病率&治療率提升;因疾病進展需使用胰島素患者數量增加;對二代胰島素的替代,預計未來甘精胰島素和門冬胰島素市場規模仍將持續增長。公司的甘精胰島素和門冬胰島素均已經進展到臨牀III 期,進度在國內同類產品中均處於領先地位,預計將分別於2020年Q2、2020 年Q1 獲批上市;德谷胰島素也即將啟動臨牀I 期研究,為國內首家。胰島素業務已臨近收穫期。

事件二點評:

簽署推廣服務協議,CSO 能力獲國際醫藥巨頭認可本次獲得中國區域的獨家推廣權益的3 個產品為(1)馬來酸茚達特羅吸入粉霧劑(2)茚達特羅格隆溴銨吸入粉霧劑用膠囊(3)格隆溴銨吸入粉霧劑用膠囊,用於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維持治療,均為諾華原研創新藥品,2017 年全球銷售額分別為1.12 億美元、4.11 億美元和1.51 億美元,分別於2012 年、2017 年和2018年在國內上市。目前瀚暉製藥代理銷售品種主要為輝瑞注入的特治星、甲強龍等過專利期原研藥和海正自有產品,本次新代理的3 個產品均為國際醫藥巨頭旗下的創新藥,一方面顯示出公司已具備了創新藥營銷推廣能力,獲得國際醫藥巨頭認可;在高瓴資本進入後,不僅帶來業績持續改善(中報利潤增長40%已經體現),更是帶來了產品等資源。

瀚暉製藥作為稀缺的規範銷售平臺,CSO 平臺價值開始體現,預計未來陸續將有新產品代理。

開拓呼吸領域用藥市場,產品線不斷豐富

目前瀚暉製藥的產品線包括抗腫瘤用藥、抗感染用藥、心血管疾病用藥和激素等多個品種,其中激素和抗生素產品線已在呼吸科室有較好覆蓋,此前公司也獲得了安必生製藥孟魯司特鈉咀嚼片國內總代理權,負責其國內的市場推廣和產品銷售,本次代理的諾華原研新一代的 LABA、LAMA、LAMA/LABA 複合製劑,均為該領域指南推薦的主打一線用藥,公司將形成涵括不同機理的包括口服和吸入治療COPD 和哮喘的全病程、更高效的完整產品線,從而成體系的進入哮喘和COPD領域,進一步豐富公司產品線。馬來酸茚達特羅於17 年被納入全國醫保,18 年H1 銷售額增長172%(PDB 數據),呈快速放量態勢,作為一線用藥,未來有較大的增長潛力,諾華也將協助推動其餘兩個產品納入醫保,國內COPD 用藥達百億規模,成長空間巨大,呼吸用藥有望成為瀚暉製藥新的增長極。參考瀚暉製藥之前代理產品淨利率,預計3款產品淨利率在10%及以上。

估值與投資建議——昔日王者,歷史拐點!

海晟製藥計劃引入戰投標誌着公司生物藥臨牀研究和產業化能力得到產業資本認可,初步彰顯公司生物藥研發估值。除胰島素外,單抗板塊中阿達木單抗已經申報生產,英夫利昔單抗、利妥昔單抗、曲妥珠單抗均已經進入臨牀III 期研究,即將步入收穫期,估值80 億元左右。

公司業務和管理均有望迎來歷史性拐點:1)高瓴資本進入後優化管理,瀚暉製藥利潤快速增長,2018H1 增長40%以上,收入因為兩票制確認方式改變基本無增長,實際增長20%以上,後續將採用已成熟的CSO 模式通過引進品種持續增長;2)生物藥板塊價值嚴重低估。安佰諾擴產後開始快速增長,阿達木單抗報生產;3)化學創新藥海澤麥布III 期臨牀數據良好;4)仿製藥BE 數量多,沒有存量,產能大,受益於國家集採政策,有望充分利用固定資產;5)一旦定增完成,管理體系理順,管理&激勵將迎來歷史拐點。

若定增順利完成,2019 年合理市值250-300 億元,考慮黑馬屬性,出於謹慎性原則,給予20%折價,合理估值200 億以上。其中1)瀚暉製藥:預計18/19 年淨利潤6.85/8.56 億元,增長39%/25%,海正藥業持有51%股權,權益淨利潤3.49/4.36 億元,按29 倍PE 計算,對應估值100 億元;2)生物藥:參考復宏漢霖、信達生物等同類企業估值,單抗部分估值80 億元左右;胰島素板塊估值20 億元,合計估值100 億元;3)化學藥:現有品種仍有較大增長潛力,創新藥海澤麥布III 期臨牀數據良好,多年研發投入成果開始顯現,在研產品梯隊不錯,給予50 億元估值;4)原料藥:2017 年淨利潤2000-3000 萬元,在FDA 解禁後逐步步入復甦通道,歐盟認證後續有望重新通過,FDA 和歐盟禁止前正常淨利潤3 億元以上,按10 倍PE 計算,估值30 億元;5)醫藥商業:2018 年淨利潤3100 萬元,有望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合理估值5 億元。預計公司18/19/20 年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1.25 億元、3.54 億元和5.80 億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增資擴股未獲得投資者摘牌而失敗;代理品種銷售額不及預期;管理未理順;阿達木單抗未獲批或進度緩慢;固定資產折舊過多。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