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创始人借贷“续命”,苦熬22年,如今这家AI公司终于IPO

Lieyun Finance ·  Mar 13, 2023 11:32

文|猎云网 邵延港

当全世界都在为Open AI寻找对手时,来自中国的一家人工智能厂商已经去美股跃跃欲试了。

美东时间3月9日,作为中国最早一批人工智能厂商之一,小i机器人正式登陆纳斯达克,成为2023年以来第五家在美股上市的中国企业。

早在3月初,曾被称为“中国网络机器人教父”的袁辉,就与几位副总级以上的高管坐上了去往美国的飞机,要在现场亲眼见证他们经营了二十余年的小i机器人,迈进资本市场。天使投资人薛蛮子也在社交平台上感慨:十一年前投了这家公司,终于今天上市了,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上市首日,小i机器人股价上下波动较大,盘中一度涨超13%,而当日收报5.81美元/股,跌14.56%,总市值为4.2亿美元。

身为创始人的袁辉在上市仪式中表示:“小i的目标是打造中国版ChatGPT,目前小i机器人拥有中国自主研发并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认知智能平台,并已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变现。”

小i机器人于2022年12月正式向美国证监会提交上市申请,在经过近3个月的等待之后,终于登陆纳斯达克。此次IPO,小i机器人以6.8美元/股的价格进行招股,共发行570万份ADS,募资额为3876万美元,较原定募资规模有所缩减。

小i机器人的证券代码为AIXI,而据了解,在上市的三天前,小i机器人的证券代码前还没有“AI”两个字母,如今有了“AI”,小i机器人的人工智能成分似乎更足了一些。那么这家要打造“中国版ChatGPT”的小i机器人,到底成分几何呢?中国聊天机器人艰苦成长记

小i机器人的成长历程比较曲折,其创立于2001年,彼时创始人袁辉28岁。一年前在亚特兰大奥林匹克体育场,还在微软公司工作的袁辉被比尔·盖茨伟大计划深深震撼,他萌生了一个改变他日后人生轨迹的想法:美国有这样的公司,中国也应该有。于是袁辉卸下跨国公司精英白领的光环,从微软离职,要独自面对艰难的创业之路。

袁辉曾表示:“我觉得自己天生就是一个要去创业的人。这个念头,就像一直深埋在我心底的那点星火,而当时,就莫名其妙地爆发了。”因此,他为公司取名为“赢思软件”——小i机器人的前身。袁辉的大学专业就是计算机,尽管在之后做了多年销售和渠道岗位,但创业之后的主营业务是无线领域的软件开发。

在创业初期,袁辉和8位员工挤在2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所,由于一开始业务进展不顺利,甚至还碰到过差点发不出工资的窘境,生活质量也直线下降,从原来的出差“打的”、住五星级酒店,变成了为了节省几元钱扛着电脑挤地铁。

直到2003年的一个夏日深夜,刚加完班的袁辉身心疲惫,准备找朋友们聊聊,放松放松,便登陆了msn。但好友们的状态不是“脱机”就是“忙碌”,于是一个念头从袁辉脑海里闪过:“要是有个机器人陪聊就好了。”

在这个想法下,赢思软件的开发团队用了一天的时间设计出了一个可以自动问答的聊天程序,放在msn上,经过完善就在朋友圈范围内传开了,这就是之后的聊天机器人小i。谁知三个月之后,袁辉意外地发现小i已经有了40万用户的使用量,他嗅到了商业机会,决定将公司转型为互联网公司。

后来袁辉总结道,“转型是比较痛苦的,当时大家为是不是放弃原来的业务争论得很激烈,毕竟那时候的赢思软件已经小有名气,而且也拥有联想、惠普、西门子这样的大客户,要放弃原来的业务真的很难!现在要转移到小i上,商业模式还不明确,风险也非常大,甚至可能转型之后死得更快!”

好在当时小i的魅力足够大,到2007年时,其个人用户已达8000万,2008年一度成为微软全球唯一一家机器人战略合作伙伴,在QQ和msn上风靡一时。但袁辉知道,小i的商业化还需要再去探索,他不局限于互联网的C端市场,重心转移至实体经济领域,开始与家电、家居、数码产品、车载和玩具等行业展开大规模合作。小i机器人在智能客服的市场份额曾一度超过90%。

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苹果发布搭载Siri的手机iPhone 4S,据悉苹果智能语音助手Siri的公司成立于2007年,在2010年被苹果以2亿美金收购。袁辉认为,“Siri实现机制和模式与小i机器人是一样的,虽然不能直接说100%侵权,但几乎完全侵权。”于是小i机器人在2012年将苹果公司告上法庭,引起一时轰动并且这场官司也持续了十年之久,且无最终结果。

后来在迈向资本市场的进程中,小i机器人曾以“至臻智能”的名称,于2015年登陆新三板,在2018年摘牌。之后又被传出赴港上市的消息,但一直没有后续。直至2022年底,小i机器人被曝出早在2022年7月就秘密向美国证监会递交上市申请。

如今,小i机器人被冠以中文ChatGPT股的名号登陆纳斯达克,袁辉的艰苦创业史,即将进入新的阶段。IDG等机构撤资,创始人借贷“续命”

时至今日,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仍依靠资金大量投入,小i机器人起步早,当时在没有明确商业化模式的参考下,前进之路更加艰难。

如今,小i已经形成围绕CIAI的AI技术平台提供包括AI智能聊天机器人、智能语音处理、计算机视觉、行业解决方案、机器人自动化及iBot操作系统的硬件解决方案产品及服务,客户覆盖金融行业、建筑业、政府机构及制造业等,公司营收来源包括销售软件产品、云平台产品及M&S服务三个方向。

招股书显示,小i机器人在2020年、2021年即2022年上半年的收入分别为1385万美元、3252万美元以及1286万美元,净利润分别为-705.6万美元、336.5万美元以及59万美元。小i机器人在2021年实现扭亏为盈,而在此之前,小i前进的每一步都需要资金支持,在没有足够强的造血能力时,只能依靠融资。

据了解,小i机器人在IPO前进行过11轮融资在新三板挂牌融资轮次就到了E轮。截至IPO前,在小i机器人的股权结构中,共有58位股东,只有8个股东的持股比例超过5%。其中,袁辉合计持股约14.72%,李艾妮持股为9.58%,朱频频持股7.54%,前两大机构股东阿里巴巴和吉利分别持有小i机器人6.60%和6.53%的股份。

其实,小i机器人很早就被投资人看中了。

2004年4月,IDG创投基金合伙人章苏阳找到了袁辉,对方当场与小i互动聊天。更令袁辉感到很意外的是,IDG在七天后就给出要投资的决定,第一期50万美元的资金很快到账。2007年,IDG再次入股,追加70万美元的投资,并且带来了英特尔、德丰杰中国基金等风投机构。

在那个时代,人工智能也是要靠讲故事、融资、烧钱,但谁能想到多年之后,小i却无法讲出更好的故事了。小i机器人同苹果Siri一样,虽然有上亿用户,却苦于没有变现模式。同时,2008年的经济危机让互联网行业受到冲击,小i也不例外。

小i最初也是想依靠互联网的先拓展用户再寻求变现的方式,但几年内都没能看到小i的商业化进展,反而深陷的烧钱的泥潭,资金缺口越来越大。终于在2011年,IDG等投资机构不愿意再砸钱了。

AI企业被知名机构撤资,也意味着资本市场对小i下了“病危通知”。一时间,资金短缺引起了连锁效应,连工资都差点发不出来。袁辉和另一位合伙人朱频频想方设法去借钱。据称,当时朱频频回江苏老家借了两三百万的高利贷,月息两分,年化利率24%,袁辉也基本打遍了朋友电话借钱,人生几乎跌入谷底。

但袁辉坚信,只要有技术,能够适应环境,就一定饿不死。

靠着借来的钱,袁辉着手小i的业务转型:从最初的通用人工智能,转向“特定领域的商业人工智能”。终于在2011年下半年迎来转机,智能客服的市场需求激增,依靠在电信、银行等领域的客户基础,小i又活过来了。

2013年,小i再一次被资本市场接纳。当年袁辉拿到了马云阿里巴巴2000万元的资金扶持,这轮融资后,小i机器人的估值接近10亿元,这对其市场影响力有了进一步的背书。同年,海银资本、CBC宽带资本等机构入股,小i进一步扩大了喘息空间。从C端入场,在B端谋生,再伸向元宇宙

小i诞生至今已有20年,贯穿至今的主线任务就是商业化探索。

现在的年轻一代中并没有多少人熟悉小i机器人,而再往前推十几年,小i曾是社交圈里的顶流。2004年3月,小i与MSN合作成功后,QQ也找上门来和小i合作,并把小i捆绑到了QQ里。

小i机器人尽管红火,却始终无法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这也是压倒投资人的最后一根稻草。袁辉并没有因此放弃,将视野投向政企客户。后来的中国移动10086的短信机器人,通用汽车、上海人保局的智能客服机器人,招商银行等金融企业的微信客服机器人……,让小i走出了一条可行的商业化之路。

不过随着语音助手、智能客服的入局者越来越多,市场上同质化的产品越来越多。小i又继续与不同行业结合,用AI赋能产业。于是在智慧城市、智慧金融、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慧医疗和智慧教育等领域出现了不同形式的小i。

近两年,小i再度将目光转向元宇宙。小i在2016年就已开发出第一个虚拟数字人,此后集成了多模态的情感交互能力,并在多种场景应用。袁辉对元宇宙未来的发展也寄予厚望,目前小i也推出了AI+元宇宙的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元宇宙之后,小i对ChatGPT展现出了野心。小i的最初形态也是一种聊天机器人,但所有的问答都来自问答库。小i最早的300条问答是袁辉一个人冥思苦想出来的,袁辉曾笑称,“用户没疯,我先疯了。”

实际上,小i机器人与ChatGPT相比,其自主学习能力、人工智能强度等方面都有差距,未来想要融合ChatGPT技术拓展落地场景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走。很尴尬的是,作为行业元老,小i的营收规模却不及一些新兴的AI创业公司。

不过,小i机器人如今的资金压力还是比较紧张。招股书显示,小i机器人常年处于经营现金净流出状态,2020年以来累计净流出2217.6万美元,截至2022年6月的现金等价物也仅有152.4万美元,商业化持续探索的压力仍存在。

现实中,小i还需要在研发上投入更多精力,但以小i目前的资金和技术去做突破,将有较大难度,这也难免会让人质疑小i还能否在商业化探索上摘得果实。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浑水号立场。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浑水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