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国内元宇宙第一股上市,只有5项发明专利

EqualOcean ·  Oct 21, 2022 20:55

中国第一个元宇宙IPO诞生了。

10月18日,国内AR/VR内容及服务供应商飞天云动正式在港交所敲钟。因为其招股书中提及元宇宙多达300余次,飞天云动也喜提了“国内元宇宙第一股”的称号。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随着元宇宙在资本市场的退烧,飞天云动上市之后也被一盆冷水直接浇醒,不但解锁了上市即破发的体验,并且连跌两天,直到第三天才有所好转。

截至10月21日收盘,飞天云动报收2.34港元/股,较发行价微涨5.88%,市值为42.35亿港元(折合人民币38亿元)。

这样的结局并不意外。

因为飞天云动虽然在招股书中交出了漂亮的财务答卷,但一并跃然纸上的还有公司不平衡的收入结构、不及格的研发投入以及不确定的元宇宙畅想,由此换来投资人的谨慎对待不足为奇。

元宇宙的尽头是广告?

和“全球元宇宙第一股”Roblox一样,飞天云动也是一家游戏起家并跨界元宇宙的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飞天云动前身为掌中飞天,公司成立于2008年,早期以手游研发和发行业务为主,直到2015年开启了对AR/VR业务的探索。2017-2019年,公司在新三板挂牌,同时完成了业务转型。

2019-2021年是飞天云动的“腾飞期”,公司的财务数据蒸蒸日上。招股书显示,飞天云动在这三年的营收分别为2.51亿元、3.39亿元和5.95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4188万元、6025万元、7172万元。

短短三年间,飞天云动的市值也已经从350万元变成超35亿元,翻了百倍不止。

截至目前,飞天云动已经形成了四大业务板块,包括AR/VR营销服务、AR/VR内容、AR/VR SaaS、IP。

其中,收入占比最高的是AR/VR营销服务。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该业务的收入占比从54.6%上升到了63.2%,2022年一季度更是高达72.3%。

从这个收入结构来看,飞天云动的定位更加偏向是一家广告服务公司。按照官方说法,飞天云动的AR/VR营销服务就是“我开发且帮你用”,主要是为广告客户提供AR/VR营销服务,产品大部分为应用程式及网站,流程包括计划、设计、分发以及管理等。

从广告形式来说,传统广告形式的点击转化率为0.3%-15%,而AR/VR广告形式的点击转化率则可达25%,这也是飞天云动能够持续创收的深层逻辑。

不过,广告不是一个高毛利的业务,和其他广告公司一样,飞天云动最大的收入成本就落在了AR/VR营销服务必不可少的流量获取成本上,由此也导致该业务的毛利率始终保持在20%左右。

对比之下,AR/VR内容和AR/VR SaaS才是飞天云动更具潜力的业务,它们的毛利率保持在40%-60%之间。

其中,AR/VR内容主要面向娱乐、教育、游戏、文旅、汽车等行业的客户提供定制化内容,为终端用户打造虚拟世界的多元化沉浸式体验,比如VR直播、VR课件、VR店铺等等。

而AR/VR SaaS则是面向开发者提供AR/VR内容的创作平台和工具,目前已经有超过1.4万的用户注册了飞天云动的SaaS平台,付费订阅用户超过2200名。

至于IP业务,则正在成为过去时。招股书显示,过去飞天云动会将从第三方采购的IP授权给客户并收取费用,不过未来飞天云动将会转移重心到AR/VR业务上,现有IP更多会作为辅助资源。

如此决策无可厚非,毕竟AR/VR才是现在飞天云动的看家本领,也是元宇宙时代的风口。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AR/VR内容及服务的市场规模为217亿元,预计2026年将增加至1302亿元。而中国AR/VR内容及服务市场目前呈现群龙无首的竞争格局,这个市场有超过5000名参与者,飞天云动2021年的市场份额仅有2.6%,但其营收规模却已排行第一。

这样一片蓝海自然是资本围猎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飞天云动的IPO引入了3名基石投资者护航,包括“国字号”资本浙江安吉国资、“AI第一股”商汤科技和证券服务商捷利交易宝。

纸上谈兵的"飞天梦"

同样都是“元宇宙第一股”,飞天云动和Roblox的商业模式截然不同。

Roblox是一个支持多人同时在线创作的社区,其中的内容多数由开发者自建,然后让用户体验,盈利模式也很简单,收入主要来自付费用户的分成。

在飞天云动的招股书中,元宇宙的生态系统由平台层、设备层、场景应用层和底层技术层构成,飞天云动所在的AR/VR内容和服务行业属于场景应用层,而Roblox则属于平台层。

事实上,相比Roblox,飞天云动和另一家国外公司Unity更为相似。

Unity是美国知名游戏引擎公司,其同名产品是全球最受欢迎的两大游戏引擎之一,国内许多爆火的移动游戏,包括《王者荣耀》《原神》等,都是基于该引擎创作,该产品的盈利模式类似飞天云动的SaaS服务。

根据2022年Q2财报,在Unity的三大业务中,运营解决方案营收为1.83亿美元;而创作解决方和战略合作及其他业务分别为7240万美元和1830万美元。以营销收入为主,同时还提供内容和服务,这样的营收结构和飞天云动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飞天云动的野心可不只是做“中国的Unity”,当个在元宇宙路边叫卖的卖铲人。

事实上,飞天云动的招股书之所以含“元”量那么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公司还想搭建一个名为“飞天元宇宙”的平台,化身成为国内的Roblox。只是和Roblox不同的是,飞天元宇宙注重的不是游戏场景而是商业场景,将会打造成面向商户和消费者的虚拟空间。

飞天云动也在招股书中表示,游戏开发商的背景、AR/VR内容创作者的身份,为客户提供AR/VR服务的经验,以及自研AR/VR引擎和SaaS/aPaaS平台,都将成为公司开发元宇宙平台的优势。

在飞天云动的畅想中,未来飞天元宇宙也会和现有业务形成互补。以AR/VR营销服务为例,如果将这种服务搬到飞天元宇宙中,就可以通过平台自身的流量来获客,从而降低部分流量获客成本,并减轻对媒体及代理平台的依赖。

当然,理想很丰富,现实很骨感。尽管飞天云动当前蹭到了两大科技巨头的热度,但在实力上还远不能和两者相提并论,由此也让飞天元宇宙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且不论技术底蕴,也不论收入和市值,单从研发投入来看,飞天云动就和科技大厂有不小的差距。

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飞天云动的研发开支分别为1142.5万元、1504.6万元、2170.3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仅为4.6%、4.4%、3.6%。对比之下,Roblox的研发费用率已经接近30%,而Unity更是超过了60%。

此外,飞天云动的人才储备和技术成果也是相形见绌,公司团队共有144人,其中研发团队仅有67人,占比不到一半;公司仅有5项发明专利、1项设计专利,以及在申请3项发明专利。

根据规划,飞天云动本次IPO将募集约6亿港元,40%用于增强研发能力及改进服务及产品;约25%将用于提升销售及营销职能;约15%将用于选定合并、收购和战略投资;约10%将用于开发飞天元宇宙平台;剩余约10%将用于运营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由此来看,飞天云动此次IPO的核心任务还是聚焦于现有业务,所谓的“飞天梦”,恐怕更多是作为招股书的加分项。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