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超千亿资金做空美股,华尔街迎来绝望时刻!

金融界 ·  Oct 2, 2022 14:36

今年以来,中美股市跌宕起伏。

A股经历了大涨大跌,上证指数从年初的3639.78点,一路下跌至4月27日的2863.65,随后开启深V反弹,一口气涨至3424.84,再持续震荡下跌至9月底的3021.93。每次大几百点的起起伏伏,背后却是投资者的心酸泪。

美股三大指数呈现一路震荡下跌态势,虽然中间有过反弹,却无法抵挡通胀对经济和股市的破坏。

1

绝望时刻上演,资金疯狂出逃

9月,美股毅然决然开启了单边下行通道,迎来了绝望时刻。标普500指数、道指分别下跌9.34%、8.84%,是2002年以来最惨的9月。

标普500年内跌幅达25%,跌幅已经排到了史上第三(1931年以来),相比1月的高位,标普500的总市值累计蒸发约10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万亿)。

最后一个交易日,更是给绝望9月画下一个完美的句号。

9月30日,美股三大指数再度集体重挫,标普500指数、道琼斯工业指数双双跌破6月低点,单月跌幅分别达9.3%、8.8%,均创下2020年3月美国疫情暴发以来的最大月度跌幅,更是2002年以来最惨的9月,而纳斯达克指数单月跌幅更是达10.5%。

值得注意的是,本周科技巨头苹果股价累计跌幅8.13%,市值损失196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075亿元)。

号称华尔街最坚定的多头,也开始怀疑人生了。摩根大通的策略分析师Marko Kolanovic悲观地强调,美联储政策失误和地缘政治升级的风险正在增加,使得2022年美股目标位面临下调风险。

美国散户也不敢和大趋势做对,疯狂出逃。摩根大通根据交易所公开数据测算,散户投资者在此前一周净抛售29亿美元股票,超过了6月中旬市场低谷的卖出股票数量的4倍,是过去五年以来的第二大单周抛售量。此外,单单上一周,就有1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80亿元)涌入看跌期权

与美国投资者的绝望出逃相比,国内ETF投资者却更像是“孤勇者”。今年以来,广发跟踪纳斯达克指数的纳指ETF基金份额剧增173亿。其去年底只有11亿市值,如今规模高达108亿。

2

美国通胀尚未结束

令人绝望的是,美国最新通胀数据依然高企。

当地时间9月30日,美国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美国8月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6.2%,同比涨幅已连续8个月高于6%。

数据并显示,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8月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6%,同比上涨4.9%,涨幅均高于市场预期。

作为美联储最看重的通胀指标,最新公布的核心PCE数据显示通胀率仍远高于美联储设定的2%长期目标,表明通胀压力迟迟未能得到有效缓解。美联储预计将继续收紧货币政策,并在11月召开的下一次政策会议上再度激进加息75个基点。

此前,我们一再重复强调,本次美国通胀非同寻常,是工资-物价螺旋推动型通胀。这种通胀必须要以美国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来解决。也就是说当前美国就业数据越差、经济数据越差,才能阻止美联储加息,美国越早进入衰退,美联储才会有停止加息到降息的可能,全球股市才有可能转危为机。

3

风物长宜放眼量

全球经济动荡,A股也难独善其身。三季度,A股在内谨外忧的情况下进一步下探。当前是今年股市第二个难熬的时间点。在海外众多扰动下,国内疫情小幅反复,经济触底但恢复力度不足,上证指数再次临近3000点。

鹏华权益投资三部总经理、投资总监闫思倩认为,预计十月之后,市场几个核心问题有望迎来转机:

1.美联储加息很难更鹰,11-12月加息幅度开始下降;

2.外汇预计在7以上区域见顶;

3.国内货币政策再次宽松;

4.国内基建、地产软着陆等政策支持;

5.三季报业绩预计仍有景气行业超预期。

从总体来看,当前全球更大的压力是在海外,中国一直十分注重经济的稳定,整体政策面偏向宽松而不是紧缩。从各大指数估值来看,今年的下跌已然跌出了性价比。

股神巴菲特曾说,大范围恐慌是投资者的朋友,因为它提供了物美价廉的资产,但个人恐慌却是你的敌人,听到坏消息而把手中的好股票卖掉通常不会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人人都有一种羊群精神,跟着潮流走会让你感到更加安全,这是我们基因里的一种生存本能,但理性的投资者具有不恐慌的本领,这种本领其实也并非天生,而是来自后天的学习,比如多读金融史就会让我们对泡沫和恐慌充满警惕。理性的投资者不是天生喜欢大恐慌,而是明白人心惶惶之下才有好价格。

尤其对于基金、ETF的投资者而言,长远的眼光也十分重要。大部分投资者盯着未来的几个月,甚至未来的24小时,但理性投资者的视野在三五年之远。

把眼光放在一年的人已经很少,如果你能够把眼光放在未来3年,那么能与你同台竞争的人将少之又少,你获胜的概率将会大为提高。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