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科创芯片ETF和新材料ETF获批 主题投资迎重大扩围

證券時報網 ·  Sep 18, 2022 16:19

9月19日,证券时报记者获悉,追踪科创板两大重要主题指数“芯片指数“和”新材料指数”的4只ETF产品已获得证监会批复。这意味着主题投资赛道再次扩围。业内预计,4只产品将会受到市场青睐,将吸引一批专注于主题投资的新增资金入市。

“从近期市场各板块的表现及成长性等可以看出,当前市场投资风格更青睐于代表未来新发展格局的科技创新行业。”相关券商分析人士指出。

A股市场的主题化投资方兴未艾。围绕核心指数科创50,目前8只境内科创50 ETF产品规模持续增长,合计市值近期已突破500亿元大关。据悉,未来将会有更多维的主题投资产品推出市场,点燃多元化投资热情。

科创主题指数实现战略新兴产业全覆盖

当前,科技进步与创新已成为衡量综合国力、影响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一环,科创板2019年7月开板,近3年多来,科创板已成为拥有上市公司超460家、总市值超5.7万亿元的投融资重要市场,汇聚了一批市场认可度高、研发实力雄厚、盈利能力突出的科技创新企业。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示范效应影响下,科创板成为全球唯一一个专注于支持服务“硬科技”企业的主要市场板块。

科创板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要上市标的。截至科创板开市3周年的时点,科创板主题指数基本已实现战略新兴先导性产业的全覆盖,基本囊括了国内当前最具“硬科技”代表性的行业及科创板示范性上市企业。可以说,科创板为包括芯片、新材料等领域在内的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提供了快速通道,成为资本市场支持制造业的重要体现。

科创芯片ETF获批 投资“硬核”渠道再添强兵

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也是国家多个战略规划确定的重要发展方向,对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支撑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国产替代的逐步推进、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整个半导体产业将迎来新发展机遇。

这其中,芯片是集成电路的主要载体。作为科创板重点支持的领域之一,3年多来,在科创板上市的芯片半导体企业受到资本市场青睐而茁壮成长,成为中国硬核科技的重要代表,引领科技企业不断创新发展。截至目前,已有60余家芯片相关产业的科技创新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占据A股同类公司的半壁江山,占到科创板市值的30%。仅2022年上半年,就有22家芯片相关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科创板总市值前10名的公司中,有4家是芯片产业公司。

科创板当前已汇聚一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具备较强竞争力的芯片行业龙头,涵盖了芯片设计、制造、材料、设备、封测等产业链环节,产业集聚效应日趋明显,形成了产业功能完备的发展格局。

科创板芯片相关企业的成长性尤其突出。2022年中报显示,相关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达到82%和69%,八成以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正增长;研发投入持续加大,上半年研发投入金额136亿元,同比增长62.8%,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5.4%,研发力度跻身A股同行业公司前列,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值得注意,ETF标的个股之中芯片龙头公司集聚。2022年上半年,芯片制造公司中芯国际以77.8亿元的归母净利润位居A股芯片公司首位,业绩增速高达52.88%;国产自主可控嵌入式CPU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芯片设计公司——国芯科技,受益于细分行业市场需求旺盛,2022年上半年业绩同比增长1823%,位居芯片行业前列,显示出科创板正在助力科创企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

9月19日华安基金、嘉实基金的科创芯片ETF获批,投资科创硬核科技再添强兵。作为首批聚焦科创板芯片板块的行业ETF,这也是投资者布局科创板芯片行业,把握半导体产业链投资机会的理想工具。更好满足投资者资产配置与财富管理需求,有利于引导资源进一步向以科创板为代表的“硬科技”公司倾斜。

科创板新材料领域公司业绩呈现高成长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和强国之基。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制造业体系日趋完善,建立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制造业体系。材料行业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的细分行业代表,是制造行业的基础,并带动传统产业技术提升,对推动技术创新,支撑产业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科创材料指数发布于今年8月15日,全称上证科创板新材料指数。指数选取科创板50只市值较大的先进钢铁、先进有色金属、先进化工、先进无机非金属等基础材料以及关键战略材料等领域公司为样本,反映科创板市场代表性新材料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2020年以来(截至2022年8月31日),科创材料指数累积上涨52%,相对科创50超额收益49%,体现了良好的投资价值。同时,受益于先进材料国产替代的大趋势,指数成份股具有高成长性,根据分析师一致预期,指数未来2年净利润年化复合增长率超过30%。

记者统计发现,截至8月31日,科创板新材料领域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5974亿元,2021年整体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4.4%。同时,业绩呈现高成长性,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76%和46%。截至8月31日,市盈率TTM为46倍,处于科创板开市以来的较低水平,具备一定配置价值。

博时基金、南方基金科创材料ETF产品当日获批,其主要权重股均为基础化学、电子、军工、新能源等领域从事新材料研发生产的龙头企业,在国防军工、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作用重大,对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