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决战太空!全球最有钱两个男人,竞相入局这一新赛道!波音一夜飙涨425亿,将发射147颗互联网卫星

決戰太空!全球最有錢兩個男人,競相入局這一新賽道!波音一夜飆漲425億,將發射147顆互聯網衛星

券商中國 ·  2021/11/07 07:26

來源:券商中國

作者:吳凱莫

近日,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批准了航空業巨頭波音公司於4年前首次提出的衞星互聯網項目。聲明表示,該機構批准了波音公司「建造、部署和運營衞星星座」的許可證,這些衞星將為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用户提供寬帶和通信服務。

拿到衞星互聯網牌照,加上近日波音達成15.2億元人民幣的737MAX飛機事故和解協議的利好消息刺激,週五波音公司股價迎來大漲,市值一夜飆升425.7億元人民幣。

事實上,繼馬斯克SpaceX的「星鏈計劃」之後,貝佐斯旗下亞馬遜也在加緊佈局衞星互聯網項目。近日,亞馬遜向FCC申請再發射4538顆衞星,用於擴大其Kuiper衞星網絡。

波音衞星互聯網獲批,市值一夜暴漲426億

據路透社報道,11月3日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已批准波音公司為提供高速寬帶互聯網接入發射和運營147顆衞星的申請。此項目是波音公司於2017年首次提出,獲得批准後,波音可以開始建設其衞星基礎設施。

資料顯示,這種這類低軌道的互聯網衞星,相較於傳統衞星它們的軌道更低、密度更大、單星成本更便宜、組網所需的衞星數量也更多。波音計劃發射的147顆衞星中,132顆將位於近地軌道,其餘15顆衞星將在更高的高度運行,而這些衞星將在9年內發射完成。

波音公司表示,希望利用這些衞星向美國、波多黎各和美屬維爾京羣島的居民消費者、政府和企業用户提供寬帶互聯網和通信服務,並計劃將其衞星互聯網服務擴展到全球。波音同時表示,公司看好衞星技術的多軌道未來。

除了拿到衞星互聯網牌照以外,波音還有另一項利好消息受到市場密切關注。

彭博11月6日報道,波音以2.37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2億元)的價格達成一項和解協議,以解決對波音對其737 Max客機安全問題視而不見的指控。此前,該型號飛機墜毀使波音損失超1280億元人民幣。報道稱,該筆和解金由承保波音公司董事和高管的保險公司支付。

2018年10 月和2019年3月,印尼獅航和埃塞俄比亞航空的兩架波音737MAX相繼墜毀,這兩起墜機事件造成346人喪生。隨後,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相繼停飛該機型、停止本地航空公司接收這款飛機,並且禁止這款飛機飛越領空。

受多重利好消息刺激,波音公司股價週五大漲5.37%,市值較前一日增長約425.7億元人民幣,其最新市值達8441.11億元。

不過,由於新冠疫情以來全球航空業受到的負面影響,相較於波音公司2019年股價435.5美元/股的歷史最高點,目前波音股價已接近腰斬,總市值較歷史高點縮水近8000億元人民幣。

馬斯克、貝佐斯競相入局「太空爭奪戰」

事實上,國際巨頭企業佈局衞星互聯網領域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早在2015年就宣佈計劃將1.2萬顆通信衞星發射到軌道,這些衞星組成的「星鏈」可提供互聯網服務。

截至目前,馬斯克旗下的太空公司SpaceX已經發射了1740顆衞星,在14個國家和地區有超過10萬用户參與了公開測試版,服務價格為每月99美元。

緊隨SpaceX之後的是英國的OneWeb公司,在計劃發射的648顆衞星中,已經有近一半在近地軌道上運行。其他競爭對手還包括美國的AST SpaceMobile和加拿大衞星運營商Telesat等。

作為馬斯克在世界首富「爭奪戰」中暫時落後的對手,亞馬遜集團CEO貝佐斯也積極參與到衞星互聯網競爭之中。11月5日消息,亞馬遜在提交給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的申請文件中稱,希望FCC批准再發射4538顆衞星,用於擴大其Kuiper衞星網絡。自此之後,亞馬遜對Kuiper網絡的衞星數量增加到7774顆。

早在2019年4月,亞馬遜宣佈將組建Kuiper衞星網絡。該網絡將由3236顆衞星組成,旨在為全球用户提供寬帶互聯網服務。去年,FCC批准了該計劃。而亞馬遜隨後表示,計劃對Kuiper衞星網絡投資100多億美元。

不過,目前亞馬遜還未將任何Kuiper衞星送入軌道。美國媒體CNBC報道稱,亞馬遜計劃在2022 年底發射第一顆互聯網衞星,並於在2029 年 7 月 30 日前將整個星座送入軌道。

值得一提的是,已有中國公司參與到這場衞星互聯網的競爭之中。2020年,衞星互聯網首次被納入「新基建」的範圍內並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重要性更為突出。

今年4月28日,中國衞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在雄安新區正式揭牌,成為首家註冊落户雄安新區的中央企業,這家公司也是國資委公佈的央企名單中僅次於電信、聯通、移動之後的又一家通信運營商。

衞星互聯網產業迎來發展機遇

近年來,衞星互聯網建設節奏不斷提速,由於衞星互聯網具有廣覆蓋、低時延、寬帶化、低成本的特點,可解決現有世界上超30億人無法使用互聯網,70%地理空間未實現互聯網覆蓋的問題。

2021年3月份,我國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中再次明確提出要打造全球覆蓋、高效運行的通信、導航、遙感空間基礎設施體系。隨着中國衞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標誌着我國太空領域建設逐步加速,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天風證券研報顯示,地球近地軌道可容納約6萬顆衞星。到2029 年,地球近地軌道將部署總計約57000 顆低軌衞星, 軌道資源不可再生使空間軌位戰略價值成為衞星互聯網公司的主要爭奪點。

上述研報稱,全球航天領域的投資近年來明顯升温,預計中短期內仍將持續增長。類型上,低軌衞星的投資將佔據主流。地區上,美國佔主導地位,中國資本比例小於10%,仍有上升空間。

天風證券表示,看好低軌衞星互聯網成為2022年電子行業的一大關鍵趨勢。預計在蘋果等龍頭企業推動下,低軌衞星服務與相關零部件出貨量將在2022年顯著成長。

東興證券研報分析稱,我國衞星互聯網建設已初步取得成就,在國家力量的帶領下,相關產業鏈有望快速培育和成熟,並通過領先優勢佔據優質軌道、頻率等稀缺資源,給廣大民營商用運營項目提供更好的發展環境和產業鏈基礎。

編輯/irisz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