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捍宇医疗赴港上市:拟布局"A+H"登陆科创板 阿里旗下云锋基金参投

捍宇醫療赴港上市:擬佈局"A+H"登陸科創板 阿里旗下雲鋒基金參投

獨角獸早知道 ·  2021/04/16 08:10

捍宇醫療是一家醫療科技公司,致力於結構性心臟病領域的創新醫療器械的研發及商業化,在中國經導管二尖瓣(TMV)市場上具有領導地位。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公司的核心產品ValveClamp有望成為首款國內開發的TMV器械,以及全球首款即將上市的經心尖緣對緣TMV修復(TMVr)器械。

據市場信息顯示,2017年捍宇醫療完成A輪融資,由冪方資本、安龍基金、泰煜投資等機構共同投資;2018年12月,完成B輪融資,由盈科資本領投,荷塘創投、約印醫療基金、醴澤基金跟投,共同投資1億元;2019年7月,完成C輪融資,由東方證券、中信產業基金、浙商創新資本投資;2020年8月完成5億元D輪融資,由弘暉資本,CPE,盈科資本聯合領投;2021年3月完成5億元D+輪融資,由雲鋒基金領投。

值得注意的是,捍宇醫療在完成5億元D+輪融資後開啟港交所IPO,此前在去年D輪融資後不久,2020年12月捍宇醫療披露與中金公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擬科創板掛牌上市。

該公司於2019年1月完成了ValveClamp的探索性的首次人體(FIM)臨牀試驗,手術的成功率達到100%,並於2019年2月啟動了ValveClamp的確證性臨牀試驗。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ValveClamp為國內首款進入確證性臨牀試驗的TMV產品。

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ValveClamp確證性臨牀試驗已完成患者入組(102位受試者),其中超過50%的受試者已完成了隨評。預期ValveClamp將在2023年第一季度完成註冊並上市,成為世界首款經心尖緣對緣的TMVr產品和中國首款商業化的國產TMV產品。公司還計劃於2021年內提交CE標誌申請並預期將於2023年內獲批,同時利用CE標誌開發及進軍東南亞市場。

目前,該公司已經建立了一支經驗豐富的研發團隊,覆蓋臨牀醫學、工程學、材料學、產品開發、質量控制、生產工藝放大等創新醫療器械研發及商業化核心流程。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公司研發人員有38人。

同時,該公司與業內頂級醫院及專家建立了研發合作伙伴關係,以推動國產醫療器械的持續創新及進口替代。在這種模式下,該公司主要負責產品開發的關鍵生產技術、核心部件、核心材料等研究,並實現產品自醫學概念至產業落地的轉化。

捍宇醫療還建立了涵蓋結構性心臟病介入器械從早期研發階段至商業化規模生產階段的全流程技術體系,形成了九項核心技術,其中包括精密可控可操縱導管的設計及生產技術;超彈性鎳鈦合金製備技術;超高耐疲勞性材料學技術;高分子覆膜技術;PEEK材料精加工技術;鈷鉻鎳合金精密加工及生產技術;超低功耗人體信號採集處理技術;優化的生物瓣膜處理技術及鎳鈦絲編織及定型技術。

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該公司的產品組合包括:五款針對二尖瓣、三尖瓣反流和心房間隔缺損的修復類創新醫療器械,三款針對二尖瓣、三尖瓣反流和主動脈瓣反流的置換類創新醫療器械,以及兩款電生理產品。

此外,公司還將產品線擴展到了寵物心臟介入醫療器械領域,進軍全球寵物醫療市場。

專利方面,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該公司在中國擁有30項專利,包括8項發明專利和22項實用新型。截至同日,該公司還在中國擁有26項待批核的專利申請,包括20項發明專利和6項實用新型。另外,該公司已申請一項PCT專利並於日本獲得一項專利。

產品製造方面,該公司計劃繼續推進面積10,000平方米的莘莊研發及生產基地開發,初步設計年產能達到10萬套,為ValveClamp等臨牀產品獲批後的商業化量產打下堅實基礎。該公司預計於2021年年底之前啟動該基地的建設,2023年年底之前開始其運營。

招股書顯示,捍宇醫療目前尚未盈利。在過去的2019年和2020年兩個財政年度,公司營業收入為0元和49萬元,相應的淨虧損分別為4813.3萬元和1.29億元。

注:本文素材來源於互聯網公開渠道,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內容所述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作為指導依據,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